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新闻
3  4  
PDF 版
· 中华鲟面临灭顶之灾
· 赠港大熊猫
“专机”确定
· 要闻简报
· 公交车免费坐
· 中国正与该行进行磋商
· 动车组车票明起预售
· 成渝高速重庆段52辆车连环相撞
· “古董”近日现身
· 海南香蕉价格回升
· 投资风险成焦点
· 我国破获特大伪造
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
· 烂漫童心何来如许毒咒
· 中美将全面开放航空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唯一洄游繁殖产卵地遭宜昌多家企业污染
中华鲟面临灭顶之灾
  长江葛洲坝下游的宜昌市附近水域,是中华鲟唯一的洄游繁殖产卵地。然而,这一带的多家企业日夜向江中排放污水,以至于中华鲟也面临有去无回的灭顶之灾,成为第二个白鳍豚。

  橙色信号:

  中华鲟种群数量剧减

  中华鲟已有1.4亿年的历史,堪称“活化石”,最大的重上千公斤,又称“长江鱼王”。它生于长江,长于大海,在海洋里生活9至14年后性腺成熟,再向长江上游金沙江洄游产卵。

  1981年葛洲坝大江截流后,我国在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葛洲坝下游江段80公里内,建立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家发现,中华鲟已在保护区找到了新的产卵场。

  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尽管人们为保护中华鲟付出许多努力,但工业企业向长江大量排污和人类活动等外界危害,使中华鲟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说,据观测,1981年葛洲坝截流前,每年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的中华鲟超过3500条,如今洄游至宜昌江段产卵的已不足500条。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公布的报告称,野生中华鲟总资源量仍在锐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10年后中华鲟可能灭绝。

  研究发现,长江污染已使野生种群资源显现出令人担忧的衰退迹象,如野生中华鲟雌、雄鱼性腺发育退化,可受精时间越来越短。

  刘灯红说,从近几年捕捞情况看,野生中华鲟雌鱼多,雄鱼少,雌雄比达5∶1,有时达到10∶1。按中华鲟物种安全性要求,雌雄比应该是1∶1,性比失调意味着中华鲟种群整体正在衰退之中。

  排污不达标:

  中华鲟命运岌岌可危

  长江葛洲坝以下20公里江段内,是中华鲟的核心保护区。眼下正是中华鲟产卵的繁殖季节,聚集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中华鲟,遭遇的却是宜昌多家企业排放的废水。

  记者穿过葛洲坝所在的西坝岛上稠密的居民区,看到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多个管口直接向清澈的长江排放着黑褐色污水,臭不可闻,近岸水域全被染黑。

  紧挨着药厂的宜昌禾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白灰色和红褐色矿渣向葛洲坝三江岸坡边倾倒,矿渣向长江流着乳白色液体,一堆乱石背面隐藏的巨大的排污口,倾泻着大量的红色污水,空气中一股浓重的盐酸味,连岸边的石头也全被染红。

  沿长江左岸从葛洲坝到达宜(昌)万(州)铁路长江大桥下,有一个宽阔的排污涵洞口,正在向长江吐着酱油般黑红色的污水。量大流急的污水在岸边造就了一条宽约数米、长约数百米的黑色污染带,一直漂向下游,泛起成片的白色泡沫。记者沿着这个排污口追溯其来源,最后找到了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在长江右岸点军区,记者看到,宜昌双龙塑业有限公司排污口下,立着一块巨型标牌“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紧挨着双龙公司的是凯普松电子科技(宜昌三峡)有限公司的两个排污口,江边漂满油污,排放的废水皆为乳白色,泛起泡沫,岸边水域皆染成白色。

  宜昌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宜昌在解决污染、消除污染带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将工业企业搬出城区,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等。但城区工业企业每年排放的废水中,有100多万吨没有达标就排入了长江,等于每天有近3000吨污水直排入江。

  中华鲟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从保护区的情况看,每年都有多条中华鲟在宜昌江段因污染、行船、误捕伤害而死亡。

  宜昌市欲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申报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为整个沿江工厂需要做严格的环境评价,目前的工业污染现状,已使申报变得困难。

  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条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早日促成一江清水向东流,不要让中华鲟成为第二个白鳍豚。

  新华社记者 江时强

  (据新华社武汉4月1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新闻 00003 中华鲟面临灭顶之灾 2007-4-14 48256F32002924A6482572BC0046B89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