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初探铁路大提速
· 国际金属市场可能
出现新一轮牛市
· 城里人
学炒茶
· 中国证监会加入
国际证监会组织
《多边备忘录》
· 证券交易系统应能保障投资者合理行权
· 上证指数
“兵临”3500点关口
· 温州摧毁一大型传销网络
· 废弃老宅变身“绿色存折”
· 这种鸡生的蛋2元一个
· 蛏苗丰收 每公斤120元
· 新型建材让居住更美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拆了老宅,种上树苗,产权没有变,收益归个人。河北省邯郸县采取的这种方式,如果在全省推广,估计可新增植树7500万余株——
废弃老宅变身“绿色存折”
  春节刚过,北方的村庄还鲜有绿意;但邯郸县黄粱梦镇的芦英堡、贵龙岗村,刚刚拆除的老宅废墟上,到处是新植的青桐树苗,隐隐然的绿色为这两个村庄平添了早春的生气。就在一个多月前,这两个村还是邯郸县知名的空心村,四周新房环卫着的,是一片早已弃住的破旧坍塌的老宅。

  土地浪费,邯郸县224个

  村的空心村有2万余亩

  在我国北方农村,由于受“固守祖宅”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群众建房建新不弃旧,致使很多村庄变为空心村。邯郸县在实施村容整洁工程中发现,有90%以上的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村现象,村内老宅坍塌破败,垃圾成堆,不仅影响了村容整洁,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全县224个村的空心村面积就有2万余亩,占村庄总体面积的1/3左右。

  然而,每一处破败的老宅,都承载着村民厚厚的情感。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既是“空心村”普遍存在的根源,也是各地屡治不果的症结所在。

  产权不变,县里免费

  提供树苗,收益归个人

  芦英堡村宅基占地500多亩,没人住的老宅就占了150亩。曾经治过好多年,最后都不了了之。2006年底,邯郸县确定“产权不变、拆屋还林”原则,选择芦英堡和贵龙岗两个典型空心村作为试点。仅仅一个月时间,两个村村民就自愿拆除了137处老宅,复垦了122亩土地,种上了3800多株青桐。

  芦英堡村支书张计中说,这次治理出乎意料地顺利。以前是上来就把旧宅收回归公,尽管群众觉得该治理,但一来利益受损,二来感情难以接受,工作根本推不动。这次县里明确提出,宅基地产权不变,村里免费拆迁,县里免费提供树苗,树苗管理权和收益权均归个人所有。村里面貌变好了,村民还能得到实惠,工作当然就好做了。

  邯郸县委书记董庆民介绍:治理空心村的突破口是老宅基地的产权归属。邯郸县专门从财政上拿出资金,对拆迁动作快、效果好的村庄一次性补助拆迁津贴2万元;同时老宅户主将收到由县林业局发放的记载树木数量、品种等内容的“绿色存折”,这一系列举措大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正在给树浇水、用塑料袋包树尖的李会云说起拆屋,笑得格外舒展:“树是咱自家的,有啥不乐意的,当然高兴啦!”

  并非一拆了之,妥善保护

  有文化价值的房屋

  在尚壁镇吴唐营村新植的树林中,不时看到一堵墙横着,一堵墙竖着,一道门孤零零地立着。经介绍发现,原来这墙是影壁墙,墙上有砖雕、砖饰、月亮门,都是解放前的风格,大多有超过50年的历史。镇长贺良说,政府对“空心村”的治理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对旧宅详细调查,掌握其历史情况,对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房屋、古树不但不拆除,还进行妥善保护。

  改造“空心村”不仅是拆旧植树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维的破除。除了选择何种树木听从村民大会、村委会意见外,还绝对尊重群众意愿,不愿意拆的不强制,一律保留下来;同时把须拆除清理的弃宅所涉及的户数、面积及村内闲置土地面积进行登记造册公开上墙,从而避免了暗箱操作。至今该县没有发生一起村民为此上访的事件。

  在成功推进两个试点村的基础上,邯郸县又发展了9个示范村,复垦土地300余亩,高标准完成了栽树8000余株。目前,60多个村已经投入到“空心村”的治理当中。

  据统计,如果河北省的所有“空心村”都能这样实施“以绿填空”,估计全省可以复垦土地240余万亩,新增植树7500万余株,全国北方地区可以扩大绿地面积3000余万亩。    (据人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废弃老宅变身“绿色存折” 2007-4-12 48256F32002924A6482572BA0032BC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