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编者的话
· 威风锣鼓威名远扬
· 关于“书房”的
三个故事
· 金色沙滩舞贝壳
· 村里的文体
俱乐部,很“牛”
· 网友留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余杭青山村文化活动四季不断——
村里的文体
俱乐部,很“牛”

记者 陈纪蔚 毛珺 余杭区报道组 张移峰
  100多名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骨干成员,腰鼓队、越剧歌舞队、舞龙队、象棋队、乒乓球队等各色队伍不下十支,锣鼓、音响、化妆品等表演道具设备样样齐全……这就是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文体俱乐部的“豪华阵容”。

  因为阵容强大,所以牛气十足。年前村里要办一台晚会,区里镇里“好心”支持:“要不请几名专业的文化演员带几个节目来?”村民婉言谢绝了:“我们自己的节目还演不完呢!”一个晚上下来,上千村民手拍红了,嗓子喊哑了,十几个节目全部是文体俱乐部成员自编自演,据说还有“保留”几年的节目呢。

  青山村里,碧绿的水、翠鲜的竹,青砖红瓦点缀其间,村民爱好表演的传统悠久,大多数村民“锣鼓一响,脚底发痒”。村支书林炳荣和村班子一合计,成立一个文体俱乐部,把这些骨干分子聚在一起。

  有了自己的组织,青山村民的参与热情被点燃了。听说江苏太仓的布龙做得好,村支书带着大伙赶去买青龙。腰鼓队、越剧歌舞队、筷子舞队的大妈大嫂们的演出服,不亚于专业演员,但都是她们自己画样板自己设计、自掏腰包做的。节目要出新,俱乐部一边自己买来VCD依样画葫芦,一边跑到城里请老师手把手教……

  “我来迟了!”上午10时多,记者正专心看文体俱乐部的腰鼓表演,场外冲进来一位满嘴越剧腔的中年妇女。一打听这位农妇名叫钱美丽,现是俱乐部的越剧表演高手,从越剧故乡嵊州嫁到青山村的。她平时在几里外的黄湖镇上开洗衣店,听说有表演,放下生意开着摩托车从镇上赶来。她一来,记者又看到了精彩的越剧表演唱《手心手背都是肉》。有这样的能人,俱乐部光越剧表演唱的唱段就有15个。

  如今这个在周边颇具“明星”气质的文体俱乐部,骨干成员扩大了上百人。整个村子群众性文体活动一年四季不断,赛事连连。去年夏天,村里举办了5次纳凉晚会,场场爆满。今年元旦期间,俱乐部成员到各村演出场次高达22场。在村委会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青山村村民获得的各式奖状:镇首届人民运动会挑担比赛第一名、定点投篮第一名、乒乓球赛第三名,余杭区文化村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村里的文体
俱乐部,很“牛”
记者 陈纪蔚 毛珺 余杭区报道组 张移峰 2007-4-12 48256F32002924A6482572AA002F323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