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专版
3  4  
PDF 版
· “青年”人的造车神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青年”人的造车神话
  “青年”人的造车神话

  纵观浙江的特色经济,无论是乐清的低压电器、永康的五金制品,还是诸暨的珍珠、义乌的小商品,浙江人都在“小”字上做足了文章,并涌现出了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小型巨人”企业。在这样一片从“小”起家的土地上,地处浙中金华的这家整车制造企业却靠做“大”文章抒写了一个又好又快造车的发展之路。

  2006年,青年豪华双层客车进军韩国,这是国内整车首次出口韩国,接着青年客车又以每辆25万美元的价格出口美国、欧洲、沙特等原来购买德国客车的经济富裕国家,而后又一鼓作气拿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批545辆城市客车的定单,2006年底,青年客车成功下线了世界首辆25米超大容量低地板铰接式城市客车,并顺利通过在北京三环线上的路试。短短6年时间“青年”品牌如雷贯耳。

  从2000年11月30日取得第一个产品公告,到2001年底短短十三个月的时间就在中国高档客车行业获得5个全国第一,即高档客车等级全国第一,高档客车产量全国第一,高档客车销售额全国第一,同比增长全国第一,经济效益全国第一,跻身国家客车企业10强,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之列。目前,其生产的豪华客车平均价格在200万元左右。单价130万元以上的豪华客车占全国市场80%以上,其中单价200万元以上豪华客车占全国市场100%。

  2004年2月,与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合作,收购贵航云雀轿车69%的股份,正式进入轿车生产领域。2004年8月,成为德国曼集团在中国唯一全面整体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在2006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宣布将与英国Lotus汽车公司成立联合研发中心,进行轿车的引进和设计开发工作。至此,该企业成为拥有客车、卡车、轿车系列汽车生产公告和产品的汽车工业集团。

  说起青年汽车的迅速成功,青年汽车集团掌门人庞青年却十分谦虚:“在成功的背后,是好的机遇,是大家的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先要有好的环境。举个例子说吧:为了企业的发展,这几年金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为青年汽车协调工作就达22次。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没有大家的支持,没有经济发展的好环境,企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说起怎样理解“又好又快”,庞青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节约大量资源留给子孙后代,注重环保让人类身体更加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是好。同时,多解决就业,多交税,多创效益,就是快。青年客车凭借安全、节能、环保、豪华、长寿命的产品特点,已经为国家节省燃油消耗4500多万升/年,折合人民币2.25亿元,节约钢材资源25000多吨,折合人民币1.05亿元。同时减少了公路资源的占用和车辆尾气的排放。未来如果全国客运都采用青年汽车的大容量客车运营,可减少油耗150亿升/年,折合人民币750亿元;尾气排放减少25万台份;节约钢材等资源500万吨,折合人民币200亿元。

  客车业——

  神话开始的地方

  1979年,21岁的庞青年筹集到部分资金,准备在天台开办一家小工厂生产胶带。没想到却在当地乡镇企业局吃了闭门羹。

  庞青年当然不想错失机会。他思来想去,决定借用停放拖拉机的房间生产。但由于没有工厂,胶带不能销售。怎么办?庞青年再次发挥他的商业天才,决定将胶带寄销给地方供销公司,卖掉后,就给对方1%的管理费。这样做到第二年时,庞青年就用赚到的500元钱盘下了当地的一个服装厂,继续做胶带生意。做到第三年时,庞青年的工厂终于被审批通过。

  在开拖拉机时结识的朋友的帮助下,庞青年在正式获批的当年就做到天台西乡同行最大。3年之后,胶带厂年销售额达到60多万元,庞青年由此掘得第一桶金。

  1986年,为响应国家的扶贫号召,庞青年带上全部资产26万元,前往贫困山区磐安县开办橡胶厂,生产橡胶平板,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国内自行车生产大厂凤凰、永久、海狮、中华应该还记得庞青年这个名字。1989年,庞青年与杭州橡胶厂联营,将产品扩大到手推车胎和自行车胎,成为上述企业的配套企业,在磐安的4年,庞青年将橡胶厂做到全国最大,年产规模达1500万套。直到现在,该公司所生产的橡胶95%出口到中东地区——尽管该产品价格要比竞争对手高10%左右。

  1993年11月18日,庞青年不会忘记,那一天,他平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客车行业。最初庞青年将目光投向汽车轮胎项目,但经过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论证后,他敏锐地发现经济结构转型将带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机会。于是,他决定舍弃轮胎项目,涉足豪华客车领域。

  此后,庞青年与北京北方车辆制造厂合资成立金华北方福来汽车公司,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合作4年间,换了4个总经理,到1998年底,合资公司总共才卖出8辆车,其中5辆属“问题车”。公司在北京北方负责经营下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路不能这样走!庞青年决定自己干。1999年,庞青年出资900万元,收购合资公司其他股东的股权。同一年,他带着两个人去原公司的技术合作方德国尼奥普兰公司考察,在第一眼看到德国尼奥普兰气派的现代化厂房的那一瞬间,他就对自己说,一定要用最好的技术造最好的客车。

  与尼奥普兰的合作谈判也并不顺利。一边是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客车大鳄;一边是名不见经传刚从泥沼中抽身的小厂——双方要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合作,其谈判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凭借清晰的经营思路和完善的商务方案,庞青年还是得到德国尼奥普兰的高度认可,双方确定了正式合作关系。2000年,金华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成立,庞青年出任总经理。

  神话般的

  “奔跑”速度

  独立经营后,青年汽车集团首先调整产品结构,与德国尼奥普兰直接进行技术合作——德方不仅提供与欧洲同步的车型技术,还协助青年汽车集团进行技术培训。在此基础上,庞青年制定了两个“三步战略”:第一个战略的第一步就是稳住企业,制止滑坡;第二步是打好基础,略有发展;第三步是上规模、上水平。第二个战略的第一步是针对国内不同类型的高档车开发出有较强竞争力的车型;第二步是制造出让人无法拦截的“多头导弹”(人家无法跟我竞争);第三步是实行全面竞争。

  “市场竞争就像跑步比赛,只能跑在前面,往前跑,不能光在后面追,追是很难追得上的。”庞青年回忆道,有了金华北京北方客车厂的前车之鉴,他们认为,青年汽车只有保持技术领先,及时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成功。

  2001年11月17日,在金华尼奥普兰生产车间,看着引进的拳头产品“欧洲之星”缓缓驶下生产线,在这一刹那,庞青年突然感慨万千——这是他一直想要的结果。随后,在下线仪式上,他骄傲地对外界宣布:“这是我生产的车,是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客车。”

  颇具戏剧性的是,业内资深人士曾这样形容:“同样是引进德国曼商用车旗下高端客车品牌尼奥普兰的技术,北方尼奥普兰渐入绝境,而青年尼奥普兰却渐入佳境。”有数字为证,2005年,青年尼奥普兰销量达到663辆;2006年,青年尼奥普兰创纪录地销售1400多辆。

  流线型造型、全承载车身、配置先进、内饰华丽、乘坐舒适、性价比高——这是用户对青年尼奥普兰客车的综合评价。无一例外的,青年客车全都拥有全承载技术和独立悬挂前桥,以及A字梁带后桥随动结构。

  何为全承载技术?较为普遍的说法有,它是一种运用航空技术开发的、整体承载、无大梁的先进车身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客车在遭受强烈撞击时,可将应力分散到车身各个部分,车身不会散架,不会大面积变形——这样可避免乘客出现伤亡。

  什么是尼奥普兰的独立悬架前桥和A字梁后桥随动结构?就是使车辆轮距及左右气囊间距在同类客车中做到最宽,前后气囊间距做到最长,以此保证客车的稳定性。这项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即使车辆高度高于一般客车,行驶时更加安全平稳。

  在多个场合,青年人总是以客车产品的高质量为傲。为青年客车质量把关的是大卫——这位60岁的德国前尼奥普兰总工程师,曾在依维柯公司、奔驰公司和道以茨公司负责技术工作,3年前他被青年汽车高薪聘请到青年尼奥普兰担任常务副总,全面负责生产与技术。

  青年客车产品豪华性、舒适性最好,被交通部评为最高等级,乘客优先甚至指名等待乘座。相比其他客车,乘客上座率高10%~20%。青年客车全部采用先进的全承载车身技术及成熟的底盘结构,保证了最好的安全性。豪华客车市场占有率最高,没有一例乘客因事故死亡,目前保持事故零死亡记录。青年客车的全承载车身重量轻,流线型造型风阻小,成熟的底盘传动效率高,高效的制动响应快、制动距离短,良好的密封减少了热量的传导,以及各种最新的节能技术应用,装同样的发动机,油耗比同类其他客车每百公里节约20%~30%。

  同时推出大容量客车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社会效益更加明显。青年太空线是中国唯一的高速双层客车,可以装86个座位,突破原有客车只能装40几座的传统。只要一台车的使用成本,达到两台车的运载能力。运载相同数量的乘客,一台太空线与两台其他客车相比:油耗降低50%;尾气排放减少50%;占用公路资源减少50%;节约生产客车的钢材等资源10吨。25米青年都市航线A-380是世界第一台低地板双铰接25米公交车,可以载客300多人。运载同样数量的乘客,用一台25米都市航线A-380车与三台12米车相比:油耗减少2/3;尾气排放减少2/3;占用城市道路减少1/3以上;节省生产客车的钢材等资源60%。

  谁能迎合市场需求谁就是赢家,这就是企业竞争的游戏规则。

  事实证明,进入客车业5年来,青年人用“奔跑”的速度完成了别人十几年走过的路。值得注意的是,从2000年1.3亿元销售额到2001年的5亿多元,到2002年突破10亿元,到2003年的13亿元,再到2006年的18亿元,庞青年以自己独特的思路领航金华尼奥普兰,在全球客车业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绝活”

  成就神话

  很多人都在寻找青年汽车在高档豪华客车领域成功的原因,庞青年认为原因就在于青年人的“特立独行”。“我喜欢自己的东西,从来不仿造克隆别人,你看哪台青年汽车仿过别人?”他掷地有声地说:“没有!包括我的企业运营、经营模式、管理方式,这一整套制度都是我们团队自己设计的,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无法克隆的还有青年人独创的“组合营销”模式:除了帮用户进行成本测算和车辆选型外;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为客户进行使用、维修、保养等培训服务;对于资金比较紧张的企业,他会帮助他们联系银行进行按揭贷款;甚至还会与客户一起进行营运线路的审批工作。

  青年汽车坚信符合社会利益的思想定位同样适合整个汽车工业,希望客车成功的经验可以延伸到卡车、轿车,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2003年11月12日,青年汽车击败竞争对手德隆集团,与德国曼、尼奥普兰、采埃孚等公司正式签约。2004年,在德国慕尼黑,德国曼集团董事局沙缪尔森与庞青年进行会谈,沙缪尔森用3个小时来听庞青年介绍青年汽车集团未来发展思路。

  据透露,这3个小时中,双方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战略思想。讨论到最后,沙缪尔森向庞青年伸出双手——青年汽车集团最终成为德国曼集团在中国唯一全面整体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青年汽车集团拥有使用曼集团的标志和商标的授权,成为曼卡车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消化引进德国MAN技术,推出青年曼重型卡车,服务于节能、高效的现代大物流,一举改变了以往高端重卡全靠进口的局面。另外,青年汽车本着解决国内问题的原则,开发各种特种卡车。针对各大城市高层建筑日渐增多,开发特种消防车和高架云梯车,可以升到70多米高度救火救人,解决高楼火灾消防解救难的问题,保护高层住户的生命安全;青年汽车开发的军车可以提高军用卡车的机动性和越野性,有效保证后勤补给,增强国防力量。

  实际上,未等到商用车项目尘埃落定,青年人便将目光投向轿车领域。早在2004年,青年汽车就宣布入主贵航云雀,获得了轿车生产许可证。力求“干事情就要把事情干好、干到位”的庞青年说:“不管是客车、卡车,还是轿车,这种基本思路不会改变。我要等最好的车,不是最好的车我不上。”

  好车终于等到,尽管有点姗姗来迟。2006年11月18日,青年人在北京车展上宣布与英国Lotus汽车工程进行合作事宜。莲花汽车公司成立于1951年,是世界上著名的运动汽车生产厂家,与法拉利、保时捷一起为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品牌地位与劳斯来斯、宾利相当。莲花汽车公司决心在中国与青年汽车合作,像保时捷发展大众汽车一样,支持青年轿车发展,预计2007年底出车。在此之前的2006年,青年轿车已经完成全国50家经销网络的建设工作,到2008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150家。

  创新

  是神话的本源

  青年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超凡的业绩,演绎出如此绚丽动人的神话,除了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品牌,有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外,与他们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产品技术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年汽车一直强调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通过管理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能力,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恶性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合力推进技术进步,使公司的汽车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强劲的竞争力。

  组织三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21项科技成果。迄今为止,从国内第一辆高三等级客车JNP6125-A开始,青年尼奥普兰在产品开发方面首创了十一项客车行业标准,现已拥有6大系列95个车型,产品全面覆盖长途、公交、旅游客车行业,并在豪华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价值性等主要评价指标上全部领先。

  2005年3月,青年汽车集团计划开发18米低地板(BRT)城市公交车,通过德国NEOPLAN技术引进,同年7月份,这种豪华公交车就顺利下线,并很快走俏市场,200万元左右的车子,杭州公交总公司一次提走48辆。在10月的北京BRT线路客车招投标中,战胜德国奔驰、瑞典沃尔沃等世界知名品牌。青年汽车一举中标了20辆,去年1月又被北京公交总公司追加了20辆,至今已有545辆公交车交付使用。北京公交总公司认为,青年客车的技术水平和装备已与国际最高的BRT水平不相上下,但价格却更有竞争力。

  产品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面对骄人的成绩,青年人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产品创新只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解决了企业的效益问题。企业要获得持久的发展能力,必须从产品创新提升为技术创新,很多技术的创新是原始创新,体现在客车上,往往是内在的,看不到的东西,别人很难抄袭模仿。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使企业拥有长久的核心竞争力。

  青年汽车客车研究所负责人说:“企业必须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青年客车在技术创新方面正在实施的项目有轻量化、降噪、全承载、新能源车型等等。尽管这些项目的投入大,研发时间长,而且短期内不易看到效果,但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却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客车的产品路线,是既要有旅游客车的时尚与细腻,又要有公路客车的结实与耐用,还要兼顾城市客车的经济与实惠,这对技术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青年客车培养锻炼了一支年轻有为的技术队伍,这个团队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青年人的脚步坚定而又从容。当自主创新逐渐成为国内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时,青年人早已走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

  现在,当世界汽车巨头都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当国内车企都在纷纷扩充产能的背景下,青年人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仅用3年时间便将青年尼奥普兰做成高档豪华客车第一品牌的青年人能否如法炮制出“青年重卡”和“青年轿车”的奇迹?

  这个问题似乎早有答案。按照青年人的一贯战略——首先研究乘客喜欢坐什么样的车,再推出客户喜欢买什么样的车,最后才决定造什么样的车。也就是说,不断地从市场上搜集信息并融合到产品创新中去,制造出客户需要的产品。这才是赢得市场的制胜法宝。

  

  □ 徐晓恩 郑建有 刘中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青年”人的造车神话 2007-4-12 浙江日报000082007-04-1200017;浙江日报000082007-04-1200023;浙江日报000082007-04-12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