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妙丽 张品方 通讯员 罗国荣) 一年“吃进”各种废杂铜40多万吨,“吐出”的各种优质铜管、铜棒、铜线、铜板、铜带,去年销售额达到220亿元。宁波金田铜业集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破铜烂铁”发展铜加工产业,目前以45亿元的总资产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第271位,并在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名中位居第14位。
通过自主创新和建设循环经济,从2004年开始,金田集团铜加工能力每年以超过100%的幅度增长,万元产值能耗却平均每年下降39%。
集团副总裁杨建军介绍说,废杂铜的成分相当复杂,基本上都含有多种合金元素。金田集团按照“再生资源园区化管理”的先进模式,将入库的废杂铜统一管理,分类利用,充分利用其中的有价元素,主要生产易切削、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铅黄铜系列产品,供下游用户切削加工各类五金制品,尤其是水暖器材的阀门和管接件。
在黄铜棒加工车间,记者看到,13台全封闭的熔炼炉一字排开,每台炉子配备数台牵引机,每台牵引机从投料到铸造,整个流程全部自动化。杨建军说,这是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的设备,使得一个车间可以同时生产64个规格的产品,黄铜废料的利用率由55.7%提高到88.7%,铜棒产能提高近6倍,同时还解决了传统工艺中氧化锌的环境污染、金属的蒸发损失等难题。这一技术被评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2006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申报了3个国家专利。技术创新成了金田集团提高竞争力的“点金术”。2006年,金田集团实施技术改革创新项目187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100万元。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印象中的铜冶炼企业浓烟滚滚、黑雾弥漫,可在金田集团, 5个近60米高的烟囱已于去年初全部拆除,现在的厂区如花园,假山喷泉,绿化齐整,车间里秩序井然,看不到烟雾,也没有特别呛人的味道。
据介绍,2005年金田集团投入900万元,安装33套布袋除尘设施,彻底解决了烟尘污染问题,回收的氧化锌还可以抵消布袋除尘的800万元年运行费。为减少能耗,该公司在熔铜反射炉上进行了重油添加剂的应用试验,节油率达到16%以上。公司还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日处理24000吨的污水循环处理项目,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植物灌溉,每年可节约用水12万立方米。“可以说,凡是落在我们厂区的水,一滴都不让它浪费。”杨建军话中不无自豪。
据悉,这个“破铜烂铁”炼出的中国500强企业,目前正在争取成为国家级的环境友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