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每小时最低工资,违规少发3.5元
· 麦当劳肯德基违规用工风波
· 肯德基称,计时工不受《劳动法》管辖
· 工会介入,要求企业纠正用工错误
· “违规用工”风波未了,追问法律执行力
· 网友留言
· 快餐巨头用工,涉七宗“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违规用工”风波未了,追问法律执行力
  3月29日下午,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在前一天介入调查的基础上,正式对麦当劳和肯德基两大洋快餐巨头发出询问通知书。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在介入调查时,曾预计4月3日会有结果发布,但目前看来,发布时间还有待该厅确定。

  有关人士表示,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广东违法用工事件被披露后,北京、上海等地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本地三家快餐巨头的用工情况,也发现存在类似违法用工行为,各地劳监部门也纷纷介入调查,目前检查还在进一步深入。

  由于劳动监督部门调查结果仍未对外公开,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三大洋快餐“违规用工”风波至今仍未明朗。但据麦当劳广州公司员工4月2日透露,公司已召集兼职员工代表召开多次会议,并承诺将按法定要求向受影响员工补回报酬差额。但麦当劳公关部人士否认补偿差额,只是称会积极与劳动监察部门保持沟通。

  在中国,最低保障工资标准是各地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和中央政府要求,并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的劳工收入标准。尽管这样的政策并非全球通行,但由于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保护底层员工等困难群众的利益,因而具有合法性内涵和实质正义的价值,凡在中国境内营业的企业和其他雇佣者,都应当遵守这一标准。

  现在尚无法判定麦当劳、肯德基在这次公共危机中的应对模式,但可以肯定,这次事件对它们的企业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在华的跨国公司和其他各类企业也应明白,在中国经营,必须实践与在其本国同等的诚意和社会责任标准;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舆论的谴责,最终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这也提醒我们:一些跨国企业,为什么在本国和他国律己甚严,对当地法律不敢稍有懈怠,而在中国就换了一张面孔。

  也许,我们需要思考,是不是相关法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是不是法律的执行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是不是公民的维权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快报》等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违规用工”风波未了,追问法律执行力 2007-4-5 浙江日报000102007-04-05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