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做主
· 脊髓性肌肉萎缩
绝症有望被攻克
· 余姚姚剧真叫“火”
· 土星突降六边“祥云”
· 音乐学专业省统考成绩揭晓
· 首届西湖船会下月举行
· 湖州给益鸟盖“新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下农村、到城市、进高校,演“现在戏”,有大投入——
余姚姚剧真叫“火”
本报记者 陈扬渲 余姚市报道组 龚 宁
  春天,一个百花盛开、充满生机的季节,余姚市艺术剧院姚剧团又迎来了演出的繁忙季:自打正月初二起,演出计划一直排到了3月底,一个村演3天,每天2场。

  这样的情景,对余姚姚剧团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当一些剧团艰难经营,有的剧种甚至成为“绝唱”时,余姚姚剧却长唱不衰。余姚艺术剧院院长寿建立告诉我们,去年姚剧演了200多场,今年估计还要增加场次;

  当许多剧团为上演剧目发愁时,余姚姚剧团却一到两年就会推出一台新戏,台台叫好又叫座;

  当有的剧团为生计四处奔波时,余姚姚剧团演职人员的人均年收入却达到6万元,最低的有4万多元,高的有8万多元。

  在该团从艺30多年、当过演员后来成了国家一级导演的徐玉虹说,姚剧正迎来明媚的春天……

  从乡村到城市,从机关到学校,到处都有姚剧的热心观众

  锣鼓响,脚底痒。姚剧虽然是余姚的一个小剧种,但观众遍及余姚及周边的慈溪、鄞州、上虞、绍兴等地,在农村有一批铁杆戏迷。每有姚剧进村,他们就争相赶来观看。在礼堂演,座无虚席;在晒场演,则经常出现少则千余人,多则几千乃至近万人的壮观场面。姚剧团辗转各地演出,不少观众跟着辗转去看戏。

  姚剧团每年都会送戏到四明山革命老区,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这两年,他们更是把戏送到了几十年不闻锣鼓响的悬岩村、棠溪村,千余农民倾村而出,成为当地一大盛事。

  为拓展演出市场,姚剧又走进了城市,走进了校园,他们曾到北京、上海、杭州、香港等地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浙江大学等30多所著名大学演出,受到了人们的热情追捧。《女儿大了,桃花开了》成为上海市教委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推荐剧目。该剧在华东理工大学献演时,校长亲自致辞,可容纳1500人的大礼堂涌进近2000人,不少学生站着看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在素有高雅艺术殿堂之称的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母亲》演出结束时,演员谢幕3次,师生们还不肯离去。

  姚剧在广大干部中也有知音。余姚市领导一直关心着姚剧的发展,经常会去观看姚剧。市委书记王永康看了《母亲》深受感动,又专门带着一家人去观看,并且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全市干部推荐这部好戏。

  姚剧同样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龙铁头出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传孙楼》获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5项大奖;《鸡公山风情》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浙江省第六届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女儿大了,桃花开了》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铜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兰花女》剧本获得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母亲》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和优秀音乐奖、剧本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

  “我们是先进市场,再奔赛场。像《传孙楼》等作品都是演了百场以上,再根据观众意见多次加工后才获奖的。姚剧是草根艺术,根在百姓。观众的认可是最高的奖赏!”寿建立这样说。(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以创新剧目为突破口,使传统和现代元素对接,是戏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余姚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寿建立是姚剧的新一代传人,他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同时,努力探索姚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戏曲特别是小剧种想要持续发展,诚然需要很多条件,但最根本一条是紧跟时代,让传统和现代元素实现无缝对接。就这一点而言,余姚姚剧团的突破点是创新剧目。

  姚剧一向有“唱新闻”的长处,几十年来,姚剧一直在创排现代戏特别是在“现在戏”上下苦功。

  何为“现在戏”?寿建立解释道,就是贴近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贴近发展变化的“现在”社会,贴近基层百姓生活的“三贴近戏剧”。

  请看姚剧团创作的一些优秀剧目:《传孙楼》反映计划生育如何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龙铁头出山》讲的是农民闯市场,《鸡公山风情》关注山区脱贫,《麻将啊麻将》将禁赌教育融入其中,《女儿大了,桃花开了》主题是农村环保,《兰花女》说的是家庭美德和山区种植结构调整,《母亲》讲富裕起来的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社会的变迁,时代前进的脚印,在姚剧中都有生动而艺术的再现。

  国家一级编剧张金海说,传统戏曲让观众从遥远的故事中享受美,而“现在戏”则给观众竖起了生活的镜子,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成为观众“可以交心的朋友”,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很多农民看了姚剧都说戏里演的就是我们村里的事,还常常把戏中人和生活中的人“对号入座”。《兰花女》上演后,一位女企业主连续看了四次,每次都泪流满面说,《兰花女》说的就是自己。前任团长沈守良说,“现在戏”要出精品,比传统戏要难得多,因为写的内容必须源于群众的生活,一招一式都要让观众认同。为此,他们对每一个剧目都不断锤炼,使之既能反映生活,又有观赏性、艺术性。《女儿大了,桃花开了》就改了3次,前后共投入90万元;《母亲》也已投入60万元进行多次加工。当年为创作《龙铁头出山》,农民出身的编剧张金海还特地找了一家乡镇企业体验生活,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现在戏”能否赢得观众的广泛认同呢?答案是肯定的。上世纪90年代,一部《麻将啊麻将》曾在半年间演出200多场,全国30多个剧种的40多个剧团前来取经。《传孙楼》被北京、河南等地的剧团改编搬上舞台后,至今已演了10多年。近几年推出的《女儿大了,桃花开了》、《兰花女》、《母亲》更是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好评。

  在余姚姚剧团,先后产生了4位国家一级演员、编剧和导演,这样的阵容在地方小剧种中难得一见。但是余姚姚剧团并没有固步自封,相反,他们开门办团,从上海戏剧学院、河南艺术研究院等著名艺术院校借智借力,汲取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法,不断开拓出姚剧新的发展空间。

  让百姓有戏看,让地方艺术能发展,这样的投入,值!

  姚剧的红火和持续发展,同余姚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近几年来,余姚市委、市政府为扶持姚剧发展,每年投入资金数百万元,且年年都有递增。

  2006年,市里对姚剧事业的投入就达500多万元。余姚市委书记王永康认为,文化事业为正在富裕起来的广大市民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精神层面的公共产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是改革。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洒遍大地,不应只是物质上的,还要包括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市文化局局长熊培军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说,对姚剧的投入,使广大群众有戏看——市里在投入的同时,对姚剧团有每年不少于120场演出任务的考核,要求剧团经常下基层下农村演出。这样的投入能使姚剧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姚剧团每年都要创排一些小戏,这些节目都是宣传大政方针的,通过文艺演出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政策更容易入耳入心。这样的投入使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姚剧诞生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50多年历史,可谓是余姚的艺术瑰宝,当地市民评选姚剧为余姚的八大名片之一,市里还成立了姚剧研究会,推广、普及地方戏剧。这样的投入使姚剧得到了较好保护,如今这张“名片”正日益发挥作用,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演出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直接地宣传了余姚。投入也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发展,发挥了人才的作用,保护了人才。市里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剧目的创作、排演、演出等艺术生产,同时也使姚剧团的演职员们得到了比较优厚的生活保障,免除后顾之忧,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

  王永康说,文化体制改革目的在于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先进文化元素,激活内部机制,而不是为政府“卸包袱”。在目前的情况下,有条件地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为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增添了支撑和动力。这样的投入,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余姚姚剧真叫“火” 2007-3-30 48256F32002924A6482572AD004FB0B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