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廉情指数发布后,有三位村党总支书记被换,这给吴敏印象深刻。
“要是以前,书记没有任何问题,你要动他,没有数据,只凭印象,给人感觉说服力不强。而这次凭‘廉情指数’这把尺子一量,任何人都没话说,除非你认为这个标准不公平,但目前还没有人对这套体系提出质疑。”吴敏说,这个体系要解决的正是预防腐败体系中,以往凭印象而不能量化评估的弊端。
根据2006年7月份的一份文件,全部C级村都进行了整改,其中有一半村书记被调整,其余村制度上进行了改进,并纠正了有关问题。如原C级村澥浦镇十七房村,换上另一位村支书后,一跃而为A级村。
根据实施方案,镇、街道要对C级村相关责任人进行廉政谈话。整改不力的村,由镇、街道专题研究,采取“帮助”措施,并落实专人跟踪监督。C级村和村主要负责人失去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扣发年终考核资金。这个指数还将成为村干部个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吴敏认为,廉情指数的推出,使得农村干部从以往不出事就算廉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在以往,只要不出事,大家都是清白的,但有了指数以后,即使不贪不占,也有可能在数据上不太好看,这将促使各村健全制度,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进一步完善。
“纪委不仅仅是事后查贪官的,我们的目标是让大家都没有犯错误的机会。”吴敏说。
根据镇海区纪委的一份汇报材料介绍,这个指数是结合农村实际,并受社会学和经济学指数概念的启发而创设的,属于考核奖惩机制的范畴。其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情况,体现预防腐败和制度建设的差异性,实现廉政建设的“可视化”。
根据这份材料的解释,廉情指数体现惩治和预防两方面,重点是对预防措施和效果的优劣评估。比如说,一个村的指数被评为C级,不一定意味着村干部就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只是指发生腐败行为的概率较A、B两级要高。但如果村干部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这个村的指数就一定是C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