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干部成了“服务员”
· 杭甬运河将与海沟通
· 看山看云看梯田
· 跟我们生活这么贴近的网上话题,当然要关心关心喽!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 杭州十万建筑民工免费学艺术
· 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
· 树新形象 创新业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3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干部成了“服务员”
——庆元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带来干部作风转变
本报记者 黄 宏 聂伟霞 庆元县报道组 张建平
  养的100多只兔子“蔫”了,但又搞不清病情,庆元县江根乡养兔专业户胡光海遇到了难题。根据县里发给村民的“干部服务指南”,一个电话过去,县农业局干部姚林宇就赶了90公里路来到胡光海家,结果发现是因为冬天缺少新鲜草料所致。喂了新鲜草料后,兔子又活蹦乱跳了。胡光海感叹说,政府真是服务到家了。

  “三农”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提供什么。从2004年5月开始,庆元县开展“培养技能型干部,建设技能型政府”活动。记者在庆元采访,深深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干部作风大转变。

  从“逼我学”到“我要学”

  考试合格,县里发认证证书。2月13日,乡镇干部周雨波就参加了这么一次考试,为的是获得“乡镇干部技能证书”。和他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133名乡镇干部,结果113人考试及格。

  庆元是个经济欠发达县,20万人口中有17万在农村。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许多乡镇干部因为没有掌握带领农民致富的技能而出现了“本领恐慌”,常感到“对上难交代、对下难为情”。乡镇干部该“干什么、怎么干”,庆元县委、县政府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为大兴干部学习之风,县里采取“倒逼”机制,要求干部人人都要学习几项发展经济的技能。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各乡镇共举办了2560期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超过7.9万人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干部要能做事、能说、能写、能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能承受各种压力,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时间一长,干部们也陷入了思考:究竟学什么才最有效,才能促进农村发展?学是为了用,庆元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培养技能型干部,不但要鼓励干部学习,还要让干部知道学什么。

  2006年11月,庆元县对乡镇干部实行技能认证制度,干部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提出认证资格申报,由乡镇进行初步考核,再向县里申报参加统一考试,通过的可以获得“乡镇干部技能证书”。到目前为止,县里已经举行两次考试,共160人参加,其中137人合格。

  干部的学习效果明显:江根乡花菜种植面积很大,花菜叶无出路。乡团委书记吴雪松动起脑筋,学会了肉兔养殖技术,利用花菜叶喂养兔子,并争取到省里经费支持,现在全乡肉兔养殖发展到5000多只;兰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乱村”,合湖乡会计吴春生学会了调处社会矛盾,走东家访西家,“乱村”成了平安村……

  “‘三农’需要什么,干部就学什么。大兴干部学习之风,就是要培养既是全才,也是专才,更是实才的干部。”县委副书记王顺发说。

  从“逼我转”到“我要转”

  学会技能,守在办公室里等人上门,等于没学。干部不但要学技能,更要学会“转”:转山头、转农户、转田头……(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百山祖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吴万乔对此深有感触。一次他转田头时,发现了一种很特别的稻谷,芒很长,颜色发红。一问,才知道叫“红芒谷”,俗名“野猪怕”,是当地一种土生稻,现在几近灭绝。这种稻有个优点:抗病虫害能力特别强,几乎不用打农药,很“绿色”。“后来我进行了推广,全乡种了200多亩,现在这种米超市里要卖9元一公斤,每亩经济效益是普通稻的两倍。”吴万乔说。

  “转”的人越多越专业,发展问题就越好解决。2005年,庆元县开始“逼干部转”,实行了“一员四助理”制,除从县级机关派农村指导员外,还选派了企业助理、平安助理、科技助理和金融助理,第一批就派出182名干部到乡镇、村、企业帮助工作;乡镇也派出农村指导员和企业助理,被称为“一员一助理”制。

  大批专业干部走向田间地头,面对面提供服务,深受农民和企业欢迎。吴晓敏是由县信用联社派出的松源镇金融助理,他第一次跑到鑫光工贸公司去,企业负责人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吴晓敏了解到这家企业资金紧张,帮助贷了20万元。企业负责人马上笑脸相迎,两人成了好朋友。

  “会‘转’的干部有用,不会‘转’的干部没用”,这已成为庆元的新观念。在庆元,经常听到干部用羡慕的口气评价同事:“他很能‘转’!”岭头乡党政综合办主任陈庆金就是这么一个很会“转”的人,他在后仓坑村任驻村指导员,几年“转来转去”,“转”出了效果:85%的村民搞起了稻田养鱼,人均增收500多元。看到他,村民们不论大小都喊“老陈叔叔”,家家户户抢着请他吃饭。

  学会了技能,“转”出了效果,干部们信心十足,服务也更主动了。一句口头禅也形成了:“坐不住,出去转转。”

  从“向上看”到“自己想”

  在庆元采访期间,许多乡镇的主要领导对记者说,以前一进乡镇政府,“七站八所”的干部们一个个眼睛向上,等着上面发号施令;现在干部们已经学会了自己想事情去办,不再坐等指令。

  “学技能,用技能,效果明显,所以干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松源镇党委副书记王伟松说,现在干部自己的创新也日渐增多,“当官”的感觉越来越淡,“服务员”意识越来越浓。

  在这个镇的周墩村,记者就见到了一个干部自发的创新之举:村里在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开设了为民服务中心,每天都有镇、村干部值班,接受村民询问和求助。在记者采访那天,正值村支委吴跃平值班,中午时分,有村民打来电话,说家里母猪要生小猪。学过畜牧的吴跃平马上背起兽医包,急急赶去做“接生婆”。

  这个创新很快在全县推广,现在全县已有345个村建立了为民服务中心(站)。对此,荷地镇黄沙村村民张绍春打比方说,乡镇政府就像是个“菜市场”,为民服务中心就是“分市场”,在这里,不用出村,事情基本上能办成。

  与此同时,乡镇机构的为民服务也在悄然变化。在屏都镇,记者看到,一个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大厅里设有党政综合办、农村工作指导中心、社会保障中心、综治工作中心和工业发展服务中心,推行“集中式办公、超市式服务”,老百姓要办的事,几乎都能办理。中心主任陈涛专门给记者量了一下柜台,高度只有1米。据介绍,庆元其他乡镇也实行了类似改革。

  县委书记蔡小华表示,今年将利用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之成为一项促使干部作风切实转变,群众切实得到好处的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干部成了“服务员” 本报记者 黄 宏 聂伟霞 庆元县报道组 张建平 2007-3-19 48256F32002924A64825729400374C9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