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象山县报道组 孙建军 肖康焕 吴丹红) 做针线活能有多大名堂?依靠一双巧手、一枚小钢针,象山县从事来料绣花加工的农村妇女将平常的针线活做成了一个美丽产业,一批批针织服装经“画龙点睛”后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农家女成为在家门口上班挣钱的“绣女”。
笔者近日来到黄避岙乡龙屿村的村口小店,见五六个村妇一边谈笑,一边飞针走线绣花串珠。“绣花能手张学军揽了这批针织衫绣花的加工活,村里的妇女几乎都在她的指导下绣花,一天赚个二三十块钱不在话下,还不耽误家务活。”村民刘玉梅说。据介绍,如今绣花成了黄避岙乡吸纳农村妇女最多的行业,全乡建立了14个绣花网点,来料绣花加工年收入近百万元。
随着象山针纺产品向多样化、高档化发展,一些企业的外贸产品需要手工绣花加工。于是,一些专门的服装绣花加工店应运而生,这些店主把半成品服装委托一些有技艺的妇女代加工。企业定期发放半成品,定期回收,按月付薪,逐渐形成了一支绣花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象山目前约有2000名“绣女”,年创收8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