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精神的洗礼 心灵的震撼
· 喜悦写在脸上
· 投诉假农资 拨打“12316”
· “开化龙顶”新茶上市
· 海上归来鱼满舱
· 武义着力打造“温泉名城”
· 我省警方春节发放
“二代证”30多万张
· “丝绸之路”让千年湖丝脱胎换骨
· 全省各地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 浙江十二项成果
获国家科技奖
· 把保护山水列入村规民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昔日每平方米卖40元的丝绸如今卖到了500元
“丝绸之路”让千年湖丝脱胎换骨
  本报讯 (记者 应建勇 谭伟东) 原先一平方米丝绸只能卖40元,如今采用数码织锦技术,可以卖到500元以上!位于湖州的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于丝绸的传统印象。在这家公司,如今已难觅普通丝绸产品,取而代之的是嫁接了高技术的高端产品——数码织锦、丝绸服饰、真丝围巾……产品附加值比传统丝绸产品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千年湖丝正由此脱胎换骨。

  记者在“丝绸之路”厂区内见识了数码织锦的神奇之处:红绿蓝黑白5根真丝线,在电脑的“指挥”下,织出花样万千、色彩斑斓的锦缎。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个提花龙头要控制24576根纬丝,每幅控制6144针,必须做到一丝不苟、纤毫不乱。过去手工操作要花一年的作品,采用电脑技术后只需几十分钟就能完成,而且比传统产品的立体感更强,色彩层次可提高百倍以上。

  织锦作为一种多彩高级丝织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生产史,但以前人工成本高昂。“丝绸之路”数码技术使古老的织锦焕发了青春,它们把唐伯虎山水画,《论语》、《孙子兵法》等名作和现代摄影作品“印”在丝绸上,远销海外,广受日本和欧美客户喜爱。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易皱、易褪色,是千百年来困扰丝绸业的两大技术难题。让人充满期待的是,随着大批先进设备的引进,这个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新年伊始,在湖州南浔区菱湖镇的“丝绸之路”工业园区内,忙碌的建筑工人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各项设备引进工作也是紧锣密鼓:从德国道尼尔公司、意大利施密特公司引进织机,从法国斯陶比尔公司引进电子提花机……年底,这些全球领先的设备将安装在流水线上。除了改善丝绸品质,这些设备还将大大拓宽丝绸产品的市场:用传统织机最多只能织出门幅1.33米的织品,今后门幅可做到3.6米,生产宾馆客房装修、汽车内饰所需的装饰绸绰绰有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