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设摊导则”:上海不再封杀马路摊点
· 政府善治
五万民生背后的幸福
· 十元能买一大堆
上海大都市里的集市
· “美国城管的敌人” 纽约市长的“城市资源观”
· 小商小贩也是宝 热闹的乌鲁木齐夜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十元能买一大堆
上海大都市里的集市

  10元钱能买多少东西?家住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路街道的居民杨阿姨给出答案:一包绣花针、一把木质调羹、两个大号洗碗钢丝球,还有两个塑料水果篮。不过,这些都要到“定海集市”才买得到。

  杨阿姨口中的“定海集市”,就是每月20日在定海路以及周边支小马路举行的“平民大集市”。这天中午,记者赶到定海路,现场感受了一把都市里赶集的热闹气氛。

  中午是“定海集市”最热闹的时候。一长溜的小摊一眼望不到头,有卖锅碗瓢盆厨房用品的,有卖棉衣棉裤御寒衣物的,还有鞋垫椅垫、脸盆衣架……你想得到的生活日用品,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一位专卖针头线脑的老伯用绳子固定货架,挂在身上边走边吆喝,既能招揽生意,又解决了无处摆摊的难题。还有一些小贩装束犹如导游,腰间别着小喇叭,嘴前戴着麦克风,为自家摊子作宣传,也给传统的集市增添了几分现代元素。

  摊主们吆喝得起劲,居民们也逛得带劲,他们一手提着刚淘到的物品,一边还流连在摊子里到处寻觅,讨价还价。

  “整套绣花针才1元钱,13把木质调羹才12元,还有这条棉裤15元,外面买不到的。”居民陈阿姨乐滋滋地向记者展示她的最新“战利品”。她告诉记者,这里的商品便宜,而且很多摆摊的商贩都是集市的常客,彼此熟悉,也晓得哪家质量好。

  “这集市存在已经三四十年了,只要不下雨,每个月20日这里必然人山人海。”定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建芳告诉记者,这一地区居住着大量纺织工人,原来纺织厂都是每个月20日发工资,拿到工资,他们都会为家里添置些东西,不少小商贩从中觅得商机,就在这天来定海路上摆摊子,时间一长,摊子不断增加,赶集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形成了“定海集市”。

  据介绍,定海路每月赶集的传统之所以延续至今,还有一个现实原因:这里是著名的“穷街”,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与超市卖场相比,集市上的小商品的确很具价格优势。

  考虑到集市对困难居民的意义,定海路街道没有简单取缔这些马路摊点,而是组织人员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使这个每月一次的集市能最大程度地有益于困难居民生活,最小程度地影响交通市容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