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财经一周
3  4  
PDF 版
· 浙江:中小企业板块的主力军
· 开栏的话
· 持股或持币?
· 东方通信:走出困境再现活力
· 现代植物药产品
盈利能力继续提高
· 凭借资本的力量放飞
· 买基金的人多了牛市就有基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 A股市场第一只纯互联网股票(股票代码:002095)暴涨面世
● 3亿身家的资本新贵,九年前却是失业青年
● 2万元创业资金,如何演绎不断盈利的网络奇迹

凭借资本的力量放飞
——记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良
  不抽烟,也不喜欢喝酒。长着一张国字脸,鼻梁上架着一副薄薄镜片,宽阔的额头上方,乌黑的头发硬生生地挺立着。虽然已成为上市公司的控制人,他还是习惯打车上下班,说:“因为打车方便,也经济”。孙德良——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看上去永远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甚至有些顽皮。

  也许是命中注定,孙德良一开始就与各种时髦口号包装下的网络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带领网盛科技创造或演绎了多个“中国第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垂直专业网站”,打赢了“中国加入WTO后跨国知识产权第一案”,是“中国第一个赢利的互联网企业”,缔造了“国内互联网第一股”……这些特殊的印记为我国互联网产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媒体誉为“创造了赢利奇迹”、“泡沫时代的亮点”和“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另类标杆”。

  1997年,互联网在中国仍属起步阶段,网络公司少且偏重技术,没有名牌大学学历、1972年出生的孙德良始终没有找到工作。于是,他开始盘算独自创业。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回萧山乡下凑钱。除了靠父亲借来的2万元之外,孙德良又拉上几个同学,拼凑了12万元,买来电脑,租了一间破烂的小平房,以每月19美元的价格在美国租了一个10兆的空间。1997年底,他的中国化工网搭建起来了。由于公司初创,手头拮据的孙德良每天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要联系客户时就到同学的办公室蹭人家的电话。

  熟悉孙德良的人都说他身上有典型的浙江商人的本质:从市场需要出发,让企业赚到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所以孙德良的商业模式非常直接,就是会员费+广告。但这种简单的模式却真正为化工企业获得了实惠。

  所谓会员+广告的模式,就是首先支付一年1.2万元的会费,成为会员才能得到国际国内化工行业的供求信息、价格行情、分析预测、人才招聘等信息。此外网站还通过卖广告收费。因为化工企业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孙德良的业务开展很顺利, 2个月就赚了20万元。当其他网站还在将大把大把的美元“烧”得热火朝天之时,孙德良已经度过了势单力薄的起步阶段,并沿着低成本之路,逐渐撒开了扩张的“鱼网”,在全国重点城市相继设立办事处发展会员。到2001年,公司的利润超过2000万元。

  一个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真正要做强,必须进入资本市场,否则难度是很大的。“要凭借资本的力量带企业飞起来。”孙德良下定决心选择在内地A股上市。他的理由有三:一是网盛的资本实力有限;二是公司的主要客户和市场都在内地;三是选择A股市场可以说是爆了冷门,具有品牌效应。

  2006年12月15日, A股市场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股票——网盛科技在深交所上市,股票开盘价为68.10元,较发行价14.09元大涨了380%。市场追捧热烈并引发大幅震荡,以至于在不到半小时内惹来了深交所的3次停牌令,创下中小板开办以来的新纪录。当天网盛科技最高涨到78元,最低53.05元,收盘62.8元,较发行价大涨345%。按收盘价计算,网盛科技的上市,使孙德良的身价暴涨至23亿人民币。

  机会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但作了准备不一定就有机会,这时就要有良好的心态,不怨天尤人,因为越是抱怨,机会只能离自己越远。孙德良的理念朴素而执著:“只要踏实做事、踏实做人,一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年、10年后的互联网产业,应该是由中国民族资本控制,并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新经济板块……互联网想象空间无限,一切皆有可能。”他自信满满地放言表示。 (文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