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路桥小稠村“规划”出好日子
· 让善行得到褒扬
把善款用到实处
· 金婚庆典
村民操办
· 去年全省火灾呈现“六大特征”
· 云和一下山脱贫村建起“单身公寓”
· 昼夜坚守岗位 温馨服务旅客
· 我省农信担保缓解农业贷款难
· 公 示
· 露天电影重回农村
· 喜看春节“村情”浓
· 台州海警成功救援
遇险渔船
· 无证烟花爆竹
“地下”交易活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喜看春节“村情”浓
汪金友
  春节前夕,到几个乡村走了走,发现很多地方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村情”。春节是阖家欢乐的日子,也是凝聚村情的时节。看一个村子的生活富不富,人心齐不齐,村民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只要看他们怎样过年,就可以一目了然。

  去年过年的时候,《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一幅题为“全村福”的大照片。这张照片的主人,是江山市白沙村的男女老少。全村570多口人欢聚一堂,老人们在中间坐着,孩子们在前边抱着,青壮年在后边站着,个个穿着新衣,人人带着笑脸。那种和谐、幸福、快乐的景象,谁看了都羡慕。当时我就想,白沙村的人们,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全村福”既是幸福的缩影,又是新生活的生动写照。从这张照片中,人们就可以看出,这个村一定很富裕、快乐、满足。

  还有一个村,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全村800多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据说筵席摆了一条街,光肥猪就杀了3头。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了筹备班子。小伙子们搬桌子,找板凳,大姑娘们洗碗筷,端饭菜。到开席的时候,大人笑,孩子叫,欢乐的场景难以形容。我问这个村的干部:“这么多人一起吃饭,钱由谁出?”他一听就笑了:“这不用愁,村里有几个大户,感谢全村人一年来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所以自愿掏钱组织这项活动。”

  传统的“村情”,是相互依赖的生存之情。一样的土地,一样的环境,一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居住在一个村子的村民,必须相互保护、相互交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尤其是在遇到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生产生活事故的时候,更需要全村人团结起来,相扶相助,战胜困难。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大家庭。代代相传的,是一种像亲情一样的“村情”。

  现代的“村情”,是共同发展致富的相携之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先富帮后富。几乎在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些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于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不仅是一个村的致富带头人,而且经过艰苦努力,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地资源和优势的致富之路。更可贵的是,他们自家富不忘大家富,一户富不忘全村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经验、种子、资金、市场等提供给本村的父老乡亲。这样,一个新型的行业便迅速在全村扩散开来。几十户、几百户同操一业,同营一品,一个村就形成了一个工厂、一个市场、一个经济共同体。村民们走的是同一条共同致富之路,利益相关,心情相近。

  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既是为了欢庆丰收,也是为了传递村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那些热火朝天过大年的村庄,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缩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