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浙江交通
3  
PDF 版
· 高速公路网推进交通现代化步伐
· 水运强省工程
2006高潮迭起
· 乡村康庄工程
提前完成“双百”目标
· 2006年浙江干线畅通工程成绩斐然
· 我省交通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浙江多点发力强化运输服务保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水运强省工程
2006高潮迭起

  长三角是一支弯弓待射的利箭,浙江正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加快建设力度,在弓弩的南端蓄势发力,全速启航:岸线重组布局,功能定位细化;基础建设风生水起;船舶结构优化调整;京杭运河东进宁波,相助北仑拓展腹地;宁波舟山港优势互补,统一品牌应对竞争;打造“三大基地”,建设世界第一的港口……壮志凌云的浙江水运人,以一个个大动作,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眼球在此聚焦。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八八战略”和建设“海洋强省”的奋斗目标,并把建设“水运强省”工程列为交通“六大工程”之一,要求到2010年,使水运业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2015年,水运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并适度超前;到2020年,建成水运强省,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0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标准箱,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1800公里,运输船舶总规模达到2000万载重吨。

  走过谋划启动的2003年、狠抓落实的2004年和高潮迭起的2005年,2006年是浙江水运强省工程全面冲刺、合力攻坚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全体浙江交通人咬紧牙关、奋斗拼搏,终于迎来了水运强省工程一浪高过一浪的水运潮。

  2006年,全省水运投资再创新高,共完成投资80.7亿元,同比增长36.87%。其中,内河项目完成投资33.1亿元,沿海项目完成投资47.6亿元。凸现了三大成就:一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取得新突破。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统一”要求,加大推进力度,“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已编制上报,《宁波-舟山港章程》即将公布。目前,宁波-舟山港的整合优势日益凸显,去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00万标准箱。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北仑四期5个泊位至去年底已全部建成;大榭25万吨级原油码头完成竣工验收;大榭国际招商集装箱码头3、4号泊位已实现投产;舟山煤炭中转码头、马迹山矿石二期、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鼠浪湖和凉潭矿石码头等项目分别已经启动或在建设中。同时,虾峙门航道、岙山30万吨级油码头等项目完成前期工作。二是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建设取得新突破。去年全省共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7个,新增吞吐能力4809万吨,其中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70万标准箱。至此,全省沿海港口已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本届政府5年新建30个万吨级泊位的目标,新增吞吐能力累计超过1.5亿吨,总吞吐能力超过3.5亿吨。三是内河航道港口建设取得新突破。省内第一个内河集装箱专用港区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我省第一条三级航道湖嘉申线湖州段航道工程全线开通,全省首批“四自”航道之一的湖州妙湖线航道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杭甬运河船闸、桥梁等重要节点工程均已全面开工。四是运力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去年全省新增运力125万载重吨,运力总规模达到1160万载重吨,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        □ 沈 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