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新闻周刊·民间
3  
PDF 版
· “80”后许松松:网上征集求婚祝福
· 特殊的“生命最后仪式”
· 三门一农民
想做垃圾“爱迪生”
· “回头”敖辉仔:出走归来救病妻
· 农民工体现别样胸怀
· 老教授过伟:绘制骗子地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门一农民
想做垃圾“爱迪生”

■本报记者 叶晖 三门县报道组 吕信渊 倪中勇
  “只要给我150平方米的土地,政府给予公益事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用政府投资一分钱,我就可以把周边5000居民的垃圾‘承包’了。”这一个多月来,干才金怀揣“垃圾处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奔走在城管、环保、发改局等部门,期望得到一次专利转化为成果的机会。

  今年43岁的干才金是三门县海游镇城西村人。1998年,央视二套环保新干线每天滚动播放有关各地环保消息,一下子触发了干才金心中的垃圾处理情结。

  1999年,干才金从上海回到家乡,筹资创办了三门县一鑫垃圾生化处理厂。首战失利,干才金个人损失了80多万元。

  迫于生计,干才金靠给一家化工厂打工贴补家用。工作之余,干才金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环保产业梦。

  一次偶然的机会,干才金了解到上海卢湾区在原来的普通公厕安装了循环式水洗厕所系统,一吨水可以循环使用一年。于是,他专程跑到上海探访,从中吸收了循环使用零排放的新技术。大连的免冲洗生化厕所给了干才金不少启示,干才金也因此悟出一个原理:利用生化菌技术可以变废为“宝”。

  这看似简单的垃圾处理装置设计起来可不那么容易。它综合了环保、生化、建筑工程设计等多项技术,对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来说,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干才金一连7个月,熬过了200多个不眠之夜,终于开发设计出了这项技术。

  他在向国家发改委推广自己的技术时,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他设计的一个垃圾处理装置日可处理生活垃圾5吨、废水5吨,假如在北京市建造1000个垃圾处理装置,每天5000吨生活垃圾无需外运就可得到处理,按每吨垃圾处理外运消耗汽油5升算,每天可节约汽油25000升……

  2006年10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授权公告,干才金的“垃圾处理装置”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干才金这个“环保梦”做了8年,现在他更自信了:“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垃圾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