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台州乡村大学生“回乡”调查
· 一方独立的平台
· 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动
· 一种宽容的态度
· 一个改变的身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动
  曹文斌承认,他时常有这种“断层”的感觉。他是从初中就开始住校的,这样算起来,直到大学毕业,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在外面度过。村里跟他同龄的年轻人,有很多他都不认识,互相之间因为没有多少相同的经历,而变得缺少话题。

  于是下班回家,他通常是在家里上上网、看看书,“农村生活最大的特点是平静、安宁”。他有几个经常联系的同学,毕业后在城市打拼,“频繁地换工作、搬家”,始终“有漂泊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文斌还是满意现在的生活的,至少他有一份安稳的感觉。他所在的技术开发部的经理华凤钧说,现在公司里已经有了二十几个大学生,许多人的家就在当地农村。最近几年,公司的销量每年都有30%的增幅,整个企业健康的发展态势,也给了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有助于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还没正式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林荣辉就做过一件全村人认为挺勇敢的事——竞选村委会副主任。

  最终没有当选,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不过像模像样的发表演讲、接受提问,也让林荣辉头一回发现,现实的农村并非世外桃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有实实在在的机遇和挑战。

  那个时候,他就抱定了要回村来发展的想法。

  年轻人的“回归”也给方林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林荣辉提议建立了“青年文化俱乐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曾经是他当年第一次竞选村委会副主任时的“施政纲领”。

  章安街道柏树里村主任杨福寿知道,这一年来该村已有近十名大中专毕业生迁回原籍,他觉得这证明了乡村经济具备了强大的吸引力。每一年全国至少有60%的窗帘流苏,是柏树里村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为了提高村庄的管理水平,他也特地招收了一名邻村的大学生担任主任助理。

  “现实的农村治理需要更高素质的管理者,高科技农业和制造行业技术含量的提升,使得农村的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苏忠贵称许多政策的制定,都是这般“自下而上的推动”。他说目前路桥区生源在各大院校一年的毕业人数约1500人,回到本地就业的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二。

  椒江区人事局人才流动开发科的工作人员巫朗鹏介绍,该区正在推行“村村有大学生”的计划,同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组织就业。即使作为毕业之后积累社会经验的“一段过渡性的服务期”,他认为也是有价值的。

  方林村也有这样的目标——提高村民的文化程度,其中大学以上要达到近10%。“他们回来我们欢迎,他们出去我们也不阻拦。”方浩希望,对这些年轻人的流动可以用平常心来看待。

  最近,曹文斌参与设计的一项产品刚刚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今年新进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叫他“师傅”。他承认自己也有过留在大城市的梦想,可是现在发现,兢兢业业地在家乡工作,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