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百余家企业下山 六十万游客上山
· 充分调动非公经济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力量
· 流动售票车开进企业
· 村支书看“村支书”话新农村
· 平民英雄感动温州
· 平湖光机电产业凸现“本土化”特色
· 54个“压岁红包”送老人
· 专家市民座谈“营造安全食品消费环境”
· 我省侨界聚会迎新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收入一万多 敬老五千余
54个“压岁红包”送老人
本报记者 施龙有 通讯员 周大彬 孙志华
  松阳县斋坛乡斋坛村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的李有军,2月5日在村支书林德法和会计许广宝的陪同下,把第54个“压岁红包”送到王老太的家中。

  这些天,斋坛村70岁以上的老人,和王老太一样都收到了李有军送上门来的新年“压岁红包”。每个“压岁红包”100元,李有军一送就是54个。

  “谢谢!太谢谢了!你和我非亲非故,这让我如何受得起啊?”王老太连声向李有军道谢。73岁的王老太和40多岁的傻儿子一起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拮据。她感激地对李有军说,今年,我要用你送的压岁钱,多办点年货。

  其实,李有军家里并不富裕。他们夫妻俩一年到头,忙完了自己家里的茶叶采摘和加工,又到茶场去打工赚钱。夫妻俩的年收入也只有1万多元,送出54个“压岁红包”就是5400元。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数目了。

  “我只是觉得村里的老人日子都过得很清苦。我家虽然也不富裕,但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自己从小没了父母,也是苦出来的,很能体会到老人们的苦,春节就要到了,给他们送个‘压岁红包’,也好让他们过年能过得开心一点。”李有军话语非常淳朴。

  两个星期前,李有军向老伴提出,过年的时候,想给村里的老人每人送一个“压岁红包”。这个想法立即得到老伴的支持。于是,他就从村“两委”找来了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名单,并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送“压岁红包”。

  李有军如此慷慨善举,但笔者发现他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却是一台17英寸的彩色电视机。老伴刘珠弟说,李有军平时省吃俭用,只抽两元钱一包的香烟、喝三元钱一瓶的二锅头。

  李有军给全村70岁以上老人送敬老“压岁红包”的消息,已在斋坛村传为美谈。斋坛村支书林德法说,李有军此举给全村人都上了一堂生动的敬老爱老课。眼下春节就要到了,作为晚辈,不能只顾自己过新年,而忘记了对父辈老人们的关心。

  (本报松阳2月5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