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两会特刊3
3  4  
PDF 版
· 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文化含量
· 人大代表有哪些义务?
· 辛勤“采蜜”忙而快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文化含量
——访省人大代表吴雪桦

本报记者 严元俭 通讯员 李纯浩 姜小武
  地处浙赣交界的江山,近几年加快发展步伐,县域综合实力在全国的排名从2002年的第301位,进到2005年的第225位。作为欠发达市(县)的江山,加快发展的特色是什么?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委书记吴雪桦回答:“文化是发展的内容,也是发展的支撑。文化含量的提升,是江山健康稳定发展的特色之一。”

  历史悠久的江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经涌现出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江山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今主流文化资源相结合,突出四大抓手,促进区域文化与生产力的和谐互动。

  一是弘扬人文精神,凝聚人心激发展。“文化最内核的东西就是人文精神。近年来,我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炼与时俱进的江山精神,并特别注重激励导向。”去年,江山市根据形势变化和群众愿望,提出 “刚正诚信敢创业、开放实干勇争先”的江山精神。“刚正诚信敢创业”是对江山区域特性和人文精神的客观总结;“开放实干勇争先”是江山人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培育、倡导和发扬光大的区域精神。这一精神提炼出来后,迅速成为全市上下共识,凝聚了人心,激励了发展。

  二是打造文化品牌,培育人的精神品质,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清漾毛氏文化、蜜蜂文化、古道文化,是江山最具特色的三大文化现象。我们以品牌理念做好这项工作,毛氏文化注重在名人资源上做文章,侧重体现江山人刚正诚信、坚守朴素的性格特征;蜜蜂文化注重在培育精神、做大产业上做文章,侧重体现勤劳勇敢、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古道文化注重在申报遗产上做文章,侧重体现自强自立、脚踏实地的历史风貌。”如今,这些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江山的“金名片”。品牌打造,进一步扩大了江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乡热情和创业热情。

  三是创新文化载体,营造发展氛围。“提高发展的文化含量,关键要有平台和载体。”吴雪桦说,近年来,江山市积极设计一系列活动载体和项目: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活动,增强人的文明意识,提高人的文化素养;通过开展欢乐元宵节、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优化了发展环境,浓厚了发展氛围。在城市形象设计中,注重建精品,造亮点,先后上马广电中心、江山中学、须江阁等重大文化教育设施建设。

  四是文化融入经济,提高发展的支撑力。“文化融入经济发展,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经济发展才能有更强后劲。”吴雪桦说,在融入旅游方面,江山主要突出毛氏文化、古道文化、古镇文化,打响了旅游文化品牌。这使江山旅游收入逐年攀升,2006年达到6.9亿元。在融入产业方面,注重以文化的力量培育产业品牌,着重抓好羽毛球、江山西砚、和睦彩陶、信息传媒等文化产业。目前,江山羽毛球产量占全国市场的70%份额,蜂产品连续15年规模和效益居全国各县(市)之首。在繁荣节会经济方面,先后举办了首届中国(江山)蜜蜂文化节、全国食用菌高峰论坛等活动,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文化含量关系到发展的质量。”吴雪桦说,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推进”战略,树立“文化育和谐,文化强支撑”理念,不断提高发展的文化含量,将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