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两会特刊2
3  4  
PDF 版
· 农民代表看新村
· 农民看病报销门槛降低了
· 现场采撷
· 民企活力来自制度创新
· 废气排放权成了“抢手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省政协委员、巨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志翔
废气排放权成了“抢手货”
本报记者 金涛 通讯员 舒琼
  废气排放权成为抢手“商品”,不仅呵护了青山绿水,而且能赚来大把外汇。面对商机诱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巨化集团公司去年一下签了两份“大单”。继中日合作的国内首个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项目落户“巨化”后,去年8月,“巨化”又从欧洲揽下一单更大的交易。两单生意总共涉及7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权转让,每年可为“巨化”带来良好的环保及经济效益。

  不过,在省政协委员、巨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志翔眼里,项目带来的环保效益才是主要的。据介绍,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欲在2012年前如期完成温室气体减排任务,至少需要从国外购买25亿吨二氧化碳的年减排量。今后几年“巨化”将通过这两笔排放权交易减排7400万吨二氧化碳。

  同时,废气排放权交易也给“巨化”这家老牌国有化工企业产业“转身”带来了契机。叶志翔表示,由于交易合作方按规定必须给“巨化”提供最新的废气分解技术与装备,“巨化”藉此可积极采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节能、低毒、污染小的清洁生产工艺代替、淘汰落后工艺与产品,促使企业加快走上资源节约型和产业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打造一条“减量化、再利用”的一体化循环产业链。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