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公众营养不良已成为中国公众营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世界银行曾进行了一项统计,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劳动力损失(以工资计算),约占该国GDP的3%—5%。以2005年GDP总额18万亿元人民币推算,中国仅此项损失就超过5400亿元人民币。这仅是最直接、可计算的经济损失,尚没包括每年1.6万亿元医疗费用中和营养相关的疾病部分。对此,近日,国内一些专家提出,要在中国推广“国民健康是国家财富”新的理念。
所谓“国民健康是国家财富”的理念,主要是说国民健康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国民的健康,不讲科学发展观、不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环境不友好的经济增长,甚至于会有害国民健康,最终不仅会耗尽经济增长的“财富”,甚至会再次“因病致贫”。毋庸置疑,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因此,国民健康指标应该是评价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政府执政为民和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参数。
政府加大对国民健康事业的投入,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也是对国家财富的投资,更是使国家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肯定会产生巨大回报。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人民生命状况的改善,而公共卫生、环境、营养状况改进则对人的身心健康快乐及延长生命的贡献更大。其实,这些做法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证实,一些国家长期保持繁荣的“秘诀”之一,就是切实降低国民疾病发生的几率、疾病发生的程度和死亡率,减少医药费用的开支以及疾病、死亡所带来的损失。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国民健康都是可以量化为具体的财富。前不久,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表明,目前,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250万至300万,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医疗费高达1301.17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有1.6亿高血压病患者,如果一个高血压患者每年平均治疗费大约1000元,其总费用将达1600亿元。因此,有专家呼吁,国民健康是国家财富,别让疾病耗尽我们经济发展的成果。
此外,“国民健康是国家财富”还涵盖着更深一层的意义:维护个人健康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因为个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一种有道德有责任感的表现,是为国家增加财富的有效途径。只有人人都树立健康观念,人人参与防病治病,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