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两会要闻·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2007,数据中的民生期待
· 百姓话“两会”
· 修通百姓的“经济路”
· 重点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最牵挂的是民生
· 努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同质
· 人大代表
热议环保
· 建议设立创意产业基金
· 希望出台帮扶聋人的政策
· 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 建立全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 要闻简报
· 杭钢去年销售收入首破300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高校扩招 就业难

  【建议领衔者】省人大代表:吴雷廷

  【背景】据统计,200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分别为17万余人和3万多人,均创历史新高。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建立见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但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大学生就业率仍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高校持续扩招和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问题;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诸多误区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但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形成反差的是,技术类职高生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全省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技工荒”。

  【建议】省政府应继续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首先要从源头上加强调控力度,适度压缩或停招社会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其次要建构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劳动用工等就业政策新体系,形成有力的政策导向。各地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就业中处于劣势或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回炉”机会;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现阶段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应以政府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进一步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在缓解“技工荒”难题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高校毕业生数量;各级政府还应特别加大对困难家庭未就业毕业生的扶持力度。以宁波为例,该市规定一年内未就业的困难家庭毕业生,每月可领取500元生活补助,并优先安排培训、就业见习和推荐就业等政策扶持。这一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