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教育人才
3  4  
PDF 版
· 辟出“应用教育”新路子
· 3万余人共赴杭州
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 抓重点 抓难点 抓热点
· 浙江工业大学“留家庄”梅开三度
· 澳洲官员带来诸多移民实惠信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辟出“应用教育”新路子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探索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浙商”为这片土地创造了财富,成为人们研究的话题。而今浙大城院独具特色的本科应用人才教育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员育人,

  创新教育人才环境

  城市学院除了充分利用社会精良的师资资源外,打破计划用人制度,按需设岗,全员聘任,公开聘用,目标管理。把育人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位教职员工身上,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

  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参与者、开发者,去发现、培养、扶持学生。他们结合学生所学课程内容,每年都相应开展“电脑节”、“工程文化月”、“外语节”、“结构模型大赛”等活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每年都开设“青年素质发展论坛”,要求学生每人参加一个科研团队,每一个团队选择一个科研课题,实行项目化操作,团队化运作,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服务、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实施“应用教育”,

  形成应用人才培养链

  置身校园,你就会看到,学院的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都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办的,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得到专业的历练。

  学院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成才”这一核心任务,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大胆实施“应用教育”, 形成良性互动的应用人才培养链。加大实践和大学生科研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各层次的学科竞赛。2001年至2005年学生科研立项715个,学生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实现产、学、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几年来,他们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97个校外产学研基地和20多个校内专业实验室,杭州市政府也帮助该院组建了由27个委局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因材施教,

  打造本科教育特色班

  按照城市学院的生源特点,城市学院着力培养多学科交叉、宽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几年来大胆尝试,开设本科教育特色班,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发展的人才。他们按照学生的特点和家庭环境等,先后开办了“创业人才孵化班”、“国际新闻班”、“穆青新闻班”、“对日软件开发培训班”等特色班、。这种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多学科交叉、宽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谢珅、余家汉是“创业人才孵化班”第一届毕业生,经过市场的起伏磨砺,2006年8月底,他们创立的GUESS杭州盖斯特推理游戏有限公司在杭州开业,注册资金51万元人民币。目前GUESS游戏公司已经拥有会员1500人,市场前景看好。

  (王明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