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两会特刊3
3  4  
PDF 版
· 发展创意产业 提升“浙江制造”
· 社会责任,不是负担是财富
· 旁听盛会
· 你知道提案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发展创意产业 提升“浙江制造”
——访省政协港澳华侨委员郭胜华
本报记者 陈扬渲
  “提案大王”郭胜华又如期从海外回来了。今年,他又带来了5个提案。厚厚一叠材料,浸透他对家乡的满腔热爱。

  “发展创意产业对我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对我省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改善就业结构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关于我省发展创意产业的建议》中,郭胜华这样阐述。

  创意产业包括制造业中的设计部分,还包括三产尤其是服务业的很多内容,如视觉艺术、影视、音乐、网络游戏等。在国外,创意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不少国家都给予重点扶持。

  在我国,创意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浙江特别是杭州的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LOFT49和杭州的动漫产业在国内逐渐打响了品牌。郭胜华认为,浙江应当重点发展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创意产业。

  “去年我在义乌看到很多小工艺品,质量很好但不美观。厂家不注重外观,产品的附加值怎么可能得到提升?”郭胜华说,浙江的小商品、纺织、服装、鞋类等制造业都很有优势,应当大力发展以工业设计为主线的创意产业,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同时,还要大力发展软件业、文化产业、工艺品制造业。

  郭胜华提出了6条实施措施:加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和政策环境;在有条件的城市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意园区或基地,打造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相关法规,为发展创意产业保驾护航;扩大投融资渠道,使项目拥有雄厚的资金保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帮助它们做大做强。

  其实,在这个提案的背后,更多地凝结着郭胜华对文化的思考。“现代企业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竞争。法国人爱穿文化衫,可他们不会从中国进口,因为我们的产品缺乏创意。”郭胜华说,“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增强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反之文化也可以增强我们的产品竞争力。”

  郭胜华说,现在中国的产品走遍世界各地,但很多只是“在中国制造”,而并非真正的“中国制造”。发展创意产业,就是希望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变成“created in china”(中国创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