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全国公交公司第一拍”被回购
· 兰溪公交,回归国有
· 让公共行业回归公益
· 城市拓展挑战私营公交
· 保证股东利益的国有化之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拓展挑战私营公交
  至少在2003年,当地媒体还在不断报道兰溪公交拍卖后出现的向上风貌。

  但在实际上,由于兰溪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展,原有的公交线路必须延伸,才能满足城市扩大对公交公司的要求。但这一趋势与原有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冲撞。

  在兰溪的交通格局中,市内交通由昌达公司独家经营,城乡之间的农村班线由交通局下属的国企长风公司经营。由于城区的扩展,昌达的线路必然延伸,与长风公司原有的线路形成了冲突。

  如市政府所在的城市新区与开发区之间,长风公司经过此地的农村班线班次较少,城市公交的开通自然成了政府和开发区居民的当然要求。在昌达公交开通这一班线后,班次密集,影响了长风公司的部分客源。

  长风公司认为,根据2001年的拍卖协议,昌达公司只有现有线路的经营权,其他线路均属长风公司。如果昌达公司要延伸或者增加新的线路,必须顾及到长风公司的利益。

  因此,这两家公司的利益之争,在这些年里时有所闻。当年,到工业园区的21路三年无法开通。

  此外,由于新辟线路需要有个成熟期,新开通的线路很难立即赢利,因此,昌达公司在开辟新线路上也缺乏动力。

  一个例证是,城东18路开通后,昌达公司发现生意不多,加上其他原因,曾经停开。在政府看来,着眼于赢利的昌达公司不能满足城区扩展的公益要求。

  而昌达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争执白热化,也成为政府下决心回购的另一动因。

  在2001年拍卖时,公交公司原总经理诸葛志昌举牌69次,方竞拍成功。

  一位兰溪市民说,在当时,兰溪市民普遍缺乏资金,有能力竞买的人极少。诸葛志昌也是采用了“拖拉机”的办法,才筹够了竞买资金。

  所谓的“拖拉机”,是指一个竞买人后面,实际上是一些不具名但出资的小股东共同集资。

  竞买成功后,诸葛志昌和其身后的14个小股东共同成立了股份制的昌达公交公司,这些股东分别承包了一些线路。昌达取“繁荣昌盛、四通八达”之义。

  “昌达公司运行中碰到种种摩擦,股东之间争端不断。”有关人士说,“如果因此导致公交停运,兰溪市民出行受到影响,那可是公共管理事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