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民工卡” 让农民工安心回家
· 长兴:一举端掉“黑窝点”
· 宁波:深入老巢擒“黄牛”
· 从“找市”到“造势”
· 国产“动车组”首行沪杭线
· 首批“企业
风险管理师”诞生
· 沪深股市总市值
达109425亿元
· 手机单向收费在广东率先破冰
· 个人版“视窗Vista”
即将发售
· 土鸡戴上了条形码
· 哥本哈根毛皮学院
在海宁开分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找市”到“造势”
——浙江(上海)农展会透出“新动向”

本报记者 王国锋 通讯员 陶丹
  “农货摆在摊头,扯开嗓门叫卖”,这是农民推销农产品的生动写照。笔者连续参加四届浙江(上海)农展会之后,发现浙江农民参展方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从过去单纯的找市场,到如今有针对性地为自己的农产品营造声势。

  农展会“新动向”的背后,是浙江农民营销理念的新变化。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上海是消费大市,近七成农产品须外调。面对这块诱人的“蛋糕”,各地纷纷进沪办展抢滩,浙江仅切得10%左右的份额。从“找市”到“造势”的变化,将为我省进一步抢占上海市场增添砝码。

  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是“造势”最直接的效果。此次农展会期间,杭州天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摊位虽处于展馆最里面的角落,但人气很旺。摊位前,一封讲述总经理曾在上海当兵、把上海当作第二故乡的公开信,向市民大打“感情牌”。公司还运用商场“满就送”的促销手段,满40元送领带、满60元送挂历,着实让许多上海人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跨进市场大门不等于产品就有好的销路。只有让消费者知道、了解产品,才能真正拥有市场。”该公司负责人说,过去由于产品缺乏宣传,在杭州世纪联华的几家超市每天销售额仅2000多元,而今天不到4小时,销售额就超过3000元。

  为推销花卉蔬菜新产品——木槿花,龙泉市的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花数千元钱从杭州请来两位礼仪小姐,经培训后身穿大红旗袍向上海市民派发材料,并不时介绍产品功效和各种烹制方法。不少市民免费品尝后顺便又买上几大包给家人尝鲜。

  这不仅仅是噱头。公司负责销售的季炳臣说,如今搞推销的形象,对于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重要。这不是虚荣心的问题,而是代表着一个公司的精气神,让消费者在得到尊重的同时对产品留下好印象。

  农产品销售不是一锤买卖,展会散了就完事。作为本次农展会的特殊“农产品”——农家乐,各地使出浑身解数,用生态、健康和文化的理念引导消费,让大批上海市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认同感。

  扎上竹篱笆、挂上蓑衣、铺上碎石路……杭州展厅凸显浓郁的农家风貌;台州挂出了一张巨幅路线图,详细展示每个农家乐的方位和乘车路线;在绍兴展厅,印有水纹的喷绘布铺地,上面长满了“水草”,小桥、秋千、踏水车、古栈道也“搬”过来了,在悠扬的扬琴声中,上海市民一边品着黄酒,一边浏览16个农庄的推介灯箱广告。匠心独具的设计,顿时让人身临其境。一对退休的中学老师夫妇四处收集资料,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些地方太有特色了,我们今年就要到浙江乡村休闲度假去。”

  “实在太火爆了。”绍兴农业局的小喻说,短短几小时,7000多份资料就被争抢一空,只得叫人临时赶印。杭州一家农业观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旅游协会工作人员已与他们接洽,还有100多位上海市民进行了预约登记,要求尽快组织他们去千岛湖度假。

  从“找市”到“造势”,浙江(上海)农展会出现的“新动向”说明,浙江农业企业和农民正在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这无疑是我省进一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一个信号。

  本报上海1月2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