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这句民谣中所描绘的滕头村景象,如今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花香日丽四季春,碧水涟涟胜桃源”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画卷。
2006年滕头村社会总产值23.1亿元,利税总值2.39亿元,实现人均收入16700元……排在宁波市人均收入的首位。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这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所有特质,都能找到精彩的注脚,“全球生态500佳”、“全国首批文明村”——一个个耀眼的桂冠,并没有成为滕头人负重前行的羁绊,而是让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加坚定。
绿色家园和谐曲
——“全球生态500佳”奉化滕头村纪实
绿水青山赛过金山银山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你来到滕头村,走在如茵的草坪上,鲜花的阵阵清香扑面而来,野鸭在环村河里尽情嬉戏,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水花伴着节律起伏喷洒……你甚至会怀疑自己,正置身于江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
这,就是滕头,一个人口803人,面积不过2平方公里的小村,却拥有50余项国家级荣誉,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的称号。
滕头人的环保意识,来自于对土地深深的依恋。
当初滕头自然条件并不好,由于地处剡溪下游,滕头村乱石滩多、烂泥塘多、低洼地多,每逢台风梅雨季节,排水不畅,成涝成灾。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滕头人改造良田。上个世纪60年代起,滕头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了整整15年时间,把1200多块大小不一的杂土荒地,改造成为200多块4亩见方沟渠纵横平展的丰产田。
十五载暑来寒往,滕头人在800亩土地上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对土地珍惜呵护的那份感情也是旁人所难以体会的。滕头村的老书记傅嘉良说:“现在大家都夸滕头人有远见会做生态保护的文章,其实我们只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老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也要‘保质保量原封不动’地传给后人。”
保护环境,滕头人可谓是下足了本钱。前些年,邻县有个村因道路拓宽,要砍掉路边的500株樟树,这些樟树有的已生长了几十年,大的有碗口粗,滕头村党委书记、滕头集团公司总裁傅企平听说后连夜派车前往,车到半夜碰上严重堵车,后来干脆弃车步行,沿盘山公路走了10多公里,叫醒熟睡的筑路工地负责人,诚心诚意讲明来意,这位负责人说:“就凭你半夜三更走20里山路的精神,我这批樟树白送给你也应该!”最后,就以6万元价格买来了这批樟树。后来,由丁衡高、聂力及东海舰队等诸多将军莅临滕头挥锹植树,因此,就被命名为“将军林”。如今,“将军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成为滕头人珍爱绿色生命的生动见证。
为了更好保护自然环境,滕头村专门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村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还请来上级环保部门的专家当顾问,环保委掌有“一票否决制”的生杀大权,任何项目都要经环保论证许可方可落户。
十几年前,有位外商打算在滕头村投资1000万元兴办造纸厂,技术、销路都不用愁,一年至少可给村里上交100多万元的利润,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天上掉下了香饽饽,但滕头村环保委几经讨论,取消了这个项目。近10年,滕头人先后否决了40多个经济效益好,但有可能污染的项目。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滕头生态环保之路该如何走,傅企平对笔者说,我们提出要进一步宏扬绿色理念,把绿色产业做大做强:首先,奉化是花木之乡,我们是乡土企业,我们人才、技术等资源大都在农业园林领域,从农业、农林、苗木、植物开发到园林工程设计施工,从单一品种发展到多品种、循次渐进、梯度开发绿色产业,这样的发展模式,风险较小;其次,绿色产业是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现才刚刚起步,我们具有先发优势;其三,通过绿色产业的拓展,可以进一步提升打响“全球生态500佳”的品牌,推进滕头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蜈蚣经济”带来全面发展
当一些农村仍为农民增收而苦恼的时候,滕头人却坐拥16700元的人均收入,这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梦想与目标,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滕头村,纯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的比例并不大,这似乎与人们固有思维中农民靠“土地”吃饭相违背,“蜈蚣经济”是滕头村致富的又一秘方:“蜈蚣有很多条腿才能站得稳,农村的经济也不能单一靠农业,生态农业要得到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增强经济实力。”
滕头人精心保护的第一产业生态型良田,发挥了不少作用。3年前,与国际著名的生物工程企业日本大和种子种苗株式会社一拍即合,签下了300多亩种苗培育基地的合同。先进的生物技术使滕头绿色产业如虎添翼,如采用组织培养法,一只百合球的细胞可以在一年时间内成长为100万只,且无品种退化变异之虑,开发的种子种苗,平均每亩地可出产值2万元,创利6000元……同时,大力推广科技农业,促进农业经济有新的提高,以更好的合作方式,将农业公司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带领农民走向富裕。
作为滕头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地,滕头的A、B、C、D四个工业区已崭露英姿,精诚电机公司、滕头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新簇制衣公司等60家企业落户,形成以服装业为支柱,电子信息、竹木工艺、出口纸箱、不锈钢等行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日、美、英、意、韩等10多个国家。
创办于1979年的“爱伊美公司”,从十台缝纫机起家,到远销欧美日本市场,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了滕头村的龙头企业,还成为我国乃至全球产量最高的外销羊绒成衣生产基地。但是,“爱伊美”仍然不满足,2000年,投资3亿元,引进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西服生产设备,可年产毛料西服50万套。去年,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创汇7500万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羊绒面料服装出口生产基地,爱伊美西服、大衣被国家检验检疫总局评定为出口免检产品。现在,爱伊美在世界20多个国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还被誉为全国民营500强企业,销售利税双百强企业,中国名牌。
此外,近年来,以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滕头村经济增长的要点,2006年实现产值7.39亿元,占全村总产值的32%,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滕头的房地产公司以质优价廉赢得市场,使房地产开发量连年递增,效益逐年上升,并在宁波北仑等地建立了分公司,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公司项目多次被省建设厅、市城乡建委评定为“钱江杯”优质工程、“甬江建设杯”优质工程,公司也先后被宁波市城乡建委评定为“房地产优胜企业”。如今,滕头的房地产公司,还把业务拓展到外省。
滕头的园林绿化公司是国家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一级资质、国家园林古建筑三级资质企业,现已在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省市建立了8家分公司,并在省外开辟了25000亩的园林基地,苗木逾1000余种。滕头村的园林绿化公司还承建了北京奥运场馆的绿化工程,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园定点苗木基地。
从1998年开始,滕头村着力开发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游人可以踏水车、磨面粉,体验农家生活,还可以参加斗鸡、斗牛、猪赛跑等别有情趣的“农家乐”活动。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先后开发了“全国第一条柑橘观赏林”、“将军林”、“江南风情园”等20多处旅游景点。发展旅游的同时,滕头村还创办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依靠优美的环境,丰富精彩的活动设计,使基地成为了全国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全国环境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办以来,已接待了来自欧美各国、日本以及全国各地师生100余万人次,得到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团中央等领导的充分肯定。2006年旅游公司共接待参观旅游达72.6万人次,门票收入1060万元,旅游综合经济收入达4500万元,成为中国生态乡村游的一个典范。
“两袋齐富”打造和谐文化
“一个人的富裕无法建成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一群人的富裕,却有能力重建一个城市。”滕头人正是深谙此理,才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放在重要位置。这几年,滕头人富起来了,但他们最感自豪的是:“我们这里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
于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兴办集体福利事业,建立社会养老保险、育才奖励基金、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等制度,实现了少有教、老有靠、病有医、户户有保险的目标。
滕头村“干部帮群众,先富帮后富,能者帮弱者,邻里互相帮”的故事就像村边的葡萄架,讲起来就是一串串。在农村最怕的是年老无人睬,生活没着落。滕头村对60岁以上的妇女和65岁以上的男子,每月发放450到810元退休金;特辟老年活动中心,电视、书报、棋牌一应俱全,天天可以听到老人们的开怀大笑。外来户单良法一家,1979年迁居滕头前一直住草房。为了帮助他尽快脱贫,村里拿出1500多元,连同移民款帮他盖起了楼房,安排他作清洁工,子女进了村办企业。就当他第一次领到工资时,双手颤抖得几乎拿不住,连数几遍也没有数清。如今,周良法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自己年老退休了,还享受每月450元的劳保,晚年生活过得乐融融的。
“口袋富不算富,脑袋与口袋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这是滕头村领导班子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深切认识。滕头村通过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创业之风、自强之风和友善之风。早在1982年,滕头村就经过村民大会的热烈讨论制订了较完善的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的基本行为,形成了干部群众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奖罚规定》。1995年,村里又开展了“精神立家、勤劳富家、科技兴家、守法持家、绿化美家”为主题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制订了滕头人形象8条准则。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活动,提高了滕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80%以上的家庭成为“五好家庭”,家家喜气洋洋。同时还先后兴建了图书馆、多功能文化中心、门球场等基础设施,组建了象棋协会、老年体协等文体组织,使年龄不一、志趣各异的村民都能找到业余生活的归宿,形成了健康、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代文化知识,那是沙滩上建高楼,建起来也要垮的。于是,村里把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民作为第一件大事。建起滕头小学,村子里每年都拿出几十万元办学,配置了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室、天文望远台等,提高教育质量。村里还设立滕头育才教育基金,本村中学生考上大学的奖励2000至10000元,考上研究生再奖励20000元,考上博士生则再重奖50000元。并且,村民参加电大、函大学习如果拿到毕业证,学习的费用由集体承担,结果一些人报了名没有好好学习,后来改为先学习拿到毕业证后才补发学费。据介绍,现全村已有164人拥有了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占全村就业人数的34%。滕头还积极引进外来人才,规定凡来滕头村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工作满3年后,经审核认可,可享受本村村民待遇。其中工作表现出色者,可以带薪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费用由村里和企业承担。
村民素质和知识水平提高了,开始从改变自身点点滴滴不起眼的陋习开始,学做现代村民。近20年来,滕头基本没有发生赌博、封建迷信、超计划生育和打架斗殴现象,成为远近闻名的“四无村”,2005年10月,滕头荣获了全国首批文明村称号。
漫步滕头村道,你会惊奇地发现,整个村子的大街小巷看不到废纸果皮,见不到鸡飞狗跳,也没有袅袅的炊烟,随便敲开哪家门都会发现窗明几净,村民个个衣着整洁,热情大方,举止礼仪得体……这或许就是新农村探求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