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7版:嘉兴资讯
3  4  
PDF 版
· 桐乡致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 平湖加快构建现代三产体系
· 海盐易涝村庄告别“水淹历史”
· 嘉兴农行存贷款总量突破500亿
· 推进嘉兴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嘉兴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 秀洲区让群众评机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深化发展载体 转变增长方式
嘉兴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本报讯(记者 陆永林 通讯员 许兵 阮虎祥) 来自嘉兴市经贸委的信息表明,刚刚过去的2006年,嘉兴全市工业生产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产销衔接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637.29亿元,同比增长22.6%;规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602.01亿元,同比增长22.6%,产销率为98.66%。其中实现出口交货值847.89亿元,同比增长24.6%。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去年1~12月份,全市十一项考核指标得分213.42分,比前年同期提高13.25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08.87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利润总额123.34亿元,同比增长27.1%。

  过去的一年,嘉兴市工业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一五”开好局、平稳较快发展工业经济的目标。

  嘉兴首先把工业投入作为工业经济工作的重点,加强产业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狠抓重点项目的推进和激励机制的日趋完善,促使全市技改投入明显增加。以韩泰轮胎为代表的汽配产业群,日本电产为代表的光机电产业群,日本帝人、三江化工为龙头的临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嘉兴新的优势产业。同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四大产业群项目,全市重点推进的125项亿元以上四大产业群重大项目,全年累计开工115项,开工率92%,累计投资157.88亿元。切实开展内资引进工作,以扩大增量激活存量。2006年,引进内资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20%以上,临港重化工业占5%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业占14%以上,传统产业提升类占近20%。

  通过深化发展载体,稳步推进工业功能区建设。2006年,嘉兴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嘉兴市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达标升级考核办法(试行)》和《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进一步肯定了乡镇工业园区、创业中心和标准厂房建设的作用与地位,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政府有关部门还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企业发展环境。首次举办嘉兴工业展览会,参加企业有410多家,参展产品达2600多种。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度,建立了市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组织创业指导师开展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活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新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平台。同时继续推进银企合作,嘉兴市金融服务办工作进入良性运行,在银行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新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中心的作用,全年为100家企业建了网站,组织了电子商务实战培训,推进了嘉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嘉兴市经贸委通过深入调研,建立了既考虑产出,又把消耗和排放作为主要指标的制造业企业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和县(市、区)政府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品牌培育、企业制标和企业技术中心、科研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高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嘉兴市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全面落实节约能源各项措施,资源节约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序推进,两窑关停和污染源(危险源)整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至去年底,全市已淘汰机立窑59座,预计到春节前淘汰砖瓦窑61座,置换土地1836亩,基本完成年度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