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杭州人坐拥“城乡大书房”
· 48小时送书上门 全区域通借通还
· 乡村图书室
“藏”全市300万册图书
· “平民书房”迎来“全免费时代”
· “平民书房”迎来“全免费时代”
· 寻找“有灵魂”的乡村文化中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48小时送书上门 全区域通借通还
  一本书,从市区浣纱路上的杭州图书馆,送到“一证通”覆盖到的最远的乡村,保证48小时送达。

  乡村读者,不管借到的是杭州哪一个图书馆的书,看完之后,他只需要走几步路,把书送还到村里的图书管理员那里就行。

  按照杭州图书馆读者工作部主任周宇麟估计,通常情况下何贵军想要的书,在当地的县图书馆应该能够找到。

  而且,何贵军不需要自己跑到23公里以外的县城里去取,只要使用一种“点菜式图书借阅专递”服务,48小时内,图书就会送到何贵军的手上。

  去年,杭州市区各社区图书馆的预约册次已近500册,预计到今年,这个数字会超过1000册。

  而这,还仅仅是城区范围。周宇麟肯定,这项承诺适用于全地区。也就是说,即便是从市区浣纱路上的杭州图书馆,送到“一证通”覆盖到的最远的乡村,一样保证48小时到达。

  “我们考虑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用馆际间的流通车,或是邮政快递,加上人工的传递,在距离读者最近的服务点之间进行最经济的配送。”褚树青说,方式有很多种,甚至如果是一种流行的新书,“就直接让当地到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一本”。

  这是一本书的发现过程:临安玲珑镇下属的夏禹桥村有一位村民,要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张亚平就在“一证通”所建立的数字书目查询系统里查找,显示这本书全市目前一共有17本。在编的6本,借出的4本,还有7本在馆。分别在杭州少儿图书馆、淳安文昌、桐庐分水和临安太湖源馆等。于是,张亚平就会知道,在第一时间给离自己最近的太湖源镇图书馆打个电话。

  会让何贵军更加觉得方便的是,不管他借到的是杭州哪一个图书馆的书,看完之后,他只需要走几步路,把书送还到村里的图书管理员何善齐那里。这就是“一证通”的另一项功能——“全区域的通借通还”。

  “这在全国也是首创。”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们评价,这个独特的做法,把现有的基层图书馆带活了。书籍之间的流转,打破了门户的界限,乡村和社区的图书资源,成为一池“活水”。

  一个理想的模式甚至是,中心图书馆藏书量的“零增长”。所有有用的书籍都能在各分馆和基层图书室流通起来,市馆统一调拨配送,真正的“藏书于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