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台州资讯
3  4  
PDF 版
· 又好又快 “白云”升腾
· 满目新景靓乡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06年,又是白云街道经济展翅飞翔的一年。全年实现经济总量218.31亿元,财政总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06元。
“集聚发展都市型工业、优先发展都市型服务业、调整发展都市型农业”。白云街道党工委书记柯溢滨道出了他们的发展战略。

又好又快 “白云”升腾
——椒江区白云街道加快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 朱伟平
  2006年,又是白云街道经济展翅飞翔的一年。全年实现经济总量218.31亿元,财政总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06元。

  “集聚发展都市型工业、优先发展都市型服务业、调整发展都市型农业”。白云街道党工委书记柯溢滨道出了他们的发展战略。

  又好又快 “白云”升腾

  ——椒江区白云街道加快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 朱伟平

  

  

  椒江区白云街道寸土寸金,发展空间受限,要素制约尤为突出。

  如何突出重围?白云街道的对策是:在发展集约的都市型经济中,运用“一盘棋”战术,推进第二产业;抓住经济发展的龙头,拓展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原非白云街道强项。但白云街道以强化服务促发展,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排解要素制约,不断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实施“规模培植”计划,使第二产业后来居上。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9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1%,新培育上亿元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高登旅游用品厂、钉霸电动工具、白云塑料厂、通力轻工机械厂)。外向型经济长势更旺,已达成协议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0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自营出口)5200万美元。工业经济的这种强劲发展势头,促使工业性投入不断增加,全年累计投入1.0672亿元,同比增长26.8%,建成标准厂房面积2.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0%。“飞地发展”也取得新的突破,强鹰集团的椒江创业园区已投入生产,爱华集团、新恒正礼品和旭田包装,也在台州经济开发区和椒江滨海工业区块落实了发展用地,为加快企业的下一轮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产业是白云街道的传统优势项目。按照“三产兴街道”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要求,白云街道继续做好“购、住、食、娱、游”的文章,继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商贸业品位进一步提升。通过凤凰新天地和新台州大厦的竣工开业,大力引进大型零售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登陆台州。房地产业虽然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仍积极调整结构,沉着应对,在练好内功上下功夫,站稳了脚跟。新大众房产的城市港湾销售势头看好,台州国际商务广场、阳光海岸楼盘成功开盘。新大众房产、国强集团又成功取得了两宗土地开发权。成功引进了王氏集团、意得置业公司入驻白云街道。时间集团、爱华集团、白云房产和中海房产在做强做大本地房地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展跨区域发展和多行业经营,国强集团走出国门到阿联酋创业。文化娱乐业、餐饮业和旅游服务业在竞争中进一步得到发展。2006年,全街道第三产业实现营业性收入185.58亿元,雄踞全市三产龙头地位。

  作为台州市的主城区,第一产业本来是白云街道的弱项,但街道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使这一“弱项”在转型中迅速发展。街道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加强宣传和服务工作,确保不抛荒,完成粮食生产种植面积1846亩;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红旗村的股份制改革已顺利实施,联谊实业总公司深化改制工作继续推进;加大了村留地开发工作力度,组织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各村以多种形式加快村留地开发经营。春潮村成功引进的东大汽车销售公司福特和长安汽车4S专卖店已竣工营业,塘岸村成功引进了信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高园村综合大楼的土地出让和自建项目顺利实施,横河头村留地的开发建设进展很快,汽车检测中心已竣工营业。界牌头、红旗、岩屿、泾边、下马等村留地经营和出租房收入明显增加。全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可分配收入达到了4296万元,比上年增加5.6%。全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6元。

  

  白云街道是台州市行政中心所在地。这里,既有繁华的老城区,传统商贸业繁荣的集聚区,又有新兴的开发区。显然,城市经营是摆在白云街道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白云街道的破题之法是:以建设促经营。

  首先,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大了星星村旧村改造工作力度。新世纪商城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街区建设速度加快,殿后陶村安置房建设已全面竣工,麻车村安置房建设进度加快,三台门村拆迁安置工作开始启动;同时,积极配合市、区做好白云山穿山隧道工程建设,并已顺利贯通;做好“白云阁”建设用地等前期工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启动。

  “多城同创”是经营和管理城市的有效载体。白云街道通过开展“四个万”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多城同创”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狠抓重点区域的卫生整治、“牛皮癣”整治和秩序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了以“绿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大投入,完善了绿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了市容市貌长效管理机制,对背街小巷和小区道路实行全天候保洁,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多城同创”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社区建设是经营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近年来,白云街道在社区建设中创造许多独创性的经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台州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社区建设明显滞后,白云街道把社区建设的主力由老城区转向新社区。经过多方努力,开元社区、塘岸社区、广厦社区、星星社区、界牌社区、商务社区等6个新社区已在去年年底挂牌成立。同时,他们在老城区开展创新争先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云健社区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台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和巾帼绿色示范点,翠华社区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等。

  

  一个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一种体现。白云街道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软实力建设,引导市民共创和谐的生活环境。街道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个和7个村医疗室;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参保率达100%。以改厕为主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界牌头、星星、春潮等村的改厕工作,并与环卫部门签订了卫生保洁合同;积极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配合市、区做好伤寒疫情防控工作;配合教育部门抓好学校、幼儿园卫生督查,全年未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街道创卫工作顺利通过了区爱委会的考核验收。

  街道把文化体育事业作为打造人文家园的重要内容来抓。在硬件建设上重投入。为村、社区配置健身器材54件,增加了群众活动场所1800平方米,新建了花园门球场。街道基层文化俱乐部达到19家。在活动形式上求丰富。组织参加市、区文体活动共11场次,街道、社区举办大型文体活动16场次,群众教育参与面达5万多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50场次。各村、社区及民间组织的凤凰戏迷俱乐部、白云舞龙队、云健腰鼓队、木兰扇队、秧歌队经常活跃在社区广场,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多次在市区组织的文体比赛中获奖。街道被评为区“全民健身活动月”先进单位,通过了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街道(乡镇)”验收。

  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白云街道加快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完成了红旗、联谊、岩屿、星星、界牌头、高园7个村1694亩山林的延包发证工作,造林100亩,植树3800株,茂密的山林成为城区的天然氧吧。

  没有平安就谈不上发展。白云街道紧紧围绕“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打击重点、工作创新”的综治工作思路,着力构造“打、防、控、疏、强、责”六大工作体系,实施“365”长安工程,开展“零点防控”,加强外来人口ABC管理、出租私房“星级”管理、“邻里互防”、建立110司法联动等一系列活动,使综治工作形成了“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教育经常化、普法多样化、村民自治化”的新格局,实现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社会环境。

  创新载体,构建和谐。白云街道创办的“邻居节”成为全市、全省的名牌。去年隆重举办了第二届社区“邻居节”和“构建和谐企业活动周”活动,“邻居节”以“六进”社区为内容,开展了五大板块的系列活动,教育影响面大,有力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与“邻居节”相呼应,他们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了“构建和谐企业活动周”活动,以六中全会精神、党建、安全、法律、计生服务、国防、高新科技、文化等“八进”企业为内容,17家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参加,发出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倡议书》,签订了《构建和谐企业协议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企业和谐新型劳资关系形成和良好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了企业员工的生活,增进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保证台州核心区域的平安和稳定。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