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八个女兵和
一座冰山
· 萝卜甜了
· 千里黄河
一壶收
· 蓝·印·花·布
· 雪 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千里黄河
一壶收

■郑天枝
  壶口瀑布胜境,就坐落在山西吉县境内。当车子通过检票亭时,我们已听见轰鸣的水声,并看见袅袅上升的水雾——那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亲切召唤。

  我们向瀑布进发,每临近一步,轰鸣声就增强一分;每临近一步,带给我们的震撼也加深一分。在距离瀑布不远处,我独自停下,力图用心与她交流,去感受多年来我憧憬的那博大精深的内涵。

  眼前是一条黄龙,望远方,河道宽阔,水流平缓;看近处,河床陡窄,万里河川由壶颈竞相拥抱跌入深渊。这儿两岸夹山,一条宽50米,深40米,长5000米的深“沟”造就了当地人称为“十里龙槽”的壶口。滔滔黄河以400米宽的水面奔流至此,突然跌入这深深的沟壑,顿时狂怒咆哮,它被挤成了50米宽,形成了万水争流注入壶口的壮观景象;它们由远而近奋力拍击悬崖,巨浪跌宕汹涌,层层水雾升腾九天,声声喧嚣振摄心弦……

  我们放开胆子,爬上一孔道,就着手电筒微弱的亮光,摸索着向壶口靠近一大截,发现黄河水跌宕的地方,也就是壶嘴的正当中,有一块油光闪亮的石头,似乎在急湍中上下浮动,这就是俗称的“龟石”。登高鸟瞰,“龟石”在瀑布中上下蹿动,忽显忽隐,酷似鲤鱼跃龙门。这块奇异的龟石,流传许多美好的传说。有的说是大禹治水时立下的宝石,有的说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来的神石。

  仰望飞瀑,从天而降的黄龙无坚不摧,她的大气磅礴,让人顿生渺小的慨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只有亲历其境,耳闻目睹壶口瀑布的洗礼,你才会对诗仙的绝佳诗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精确的把握。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明代有位诗人写《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计,三鼓鲸鳞敢负舟。”明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道:“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世称黄河三绝。壶口瀑布,更以她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孟门山距壶口约3公里,河水被巨石一分为二。此石横亘数百步,河水分流,俯视如门,故有孟门之称。孟门山虽“临危若坠”,但“卧镇狂流”,“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巨石上塑有一巨型大禹石雕像,大禹双目炯炯,注视黄河奔腾千里。河水出孟门之后,以“奔腾到海不复还”的态势,直抵相距65公里处的龙门。

  黄河一出龙门,则是另一番景象:河身变宽,河水流动平缓,木船这时都能挂起片片白帆,自由自在地漂流。河面上,成群的鸥鸟翩翩起舞,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盘旋,此时的黄河,既像一个文静的少女,又像一个疲惫的壮汉,在白帆和鸥鸟的陪伴下,悄悄地移动着脚步,弯弯曲曲,奔向潼关……

  让我们将远眺的视线拉回到壶口的身旁。在壶口偏北不远的地方,屹立着人祖山和庖山。相传“天下之合”源于此。据传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伏羲和庖羲兄妹俩以“媒石”结为夫妇,开始了男耕女织的新生活,繁衍子孙后代,成为人类最早的始祖。为纪念他们的功绩,后人把这两座山叫做“人祖山”和“庖山”。人祖山海拔1700多米,现在山上仍存有伏羲庙的遗址,庙内尚有“隔沟滚磨”的画像,还有两眼泉井终年不竭,空气异常清鲜凉爽。由于行程匆忙,未能登临,当属憾事一件。

  说到遗憾,莫过于未能亲眼目睹壶口彩虹凌空飞架的胜境。看彩虹是游壶口的一大乐事。水滴排空,阳光射入,经折射、反射、衍射,瀑布上空展现出七彩巨虹,与瀑布交相辉映,是奇观中的奇观。在有阳光的日子里,上午11时左右,可在河西的陕西一侧觅见;下午则可在河东的山西一侧发现。如果走过黄河大桥二三里,在孟门山观看壶口景色,缤纷的彩虹,上接长空,下临壶口小帘,更加美丽异常,令人神往……

  车子驶过黄河大桥,就到了陕西的境内,我们向着下一站——革命圣地延安进发。关闭车窗,水声小了许多,此时此刻,冼星海的《黄河》在耳边响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气吞山河的音乐,顿使我感觉到了黄河的力量,感觉到了黄河的意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