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八个女兵和
一座冰山
· 萝卜甜了
· 千里黄河
一壶收
· 蓝·印·花·布
· 雪 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蓝·印·花·布
■唐吟
  在画一样的水墨江南,最能代表水乡色彩的,要数蓝印花布了。虽然在江南词典里,有许多能体现江南水乡品格的元素,但蓝印花布可以讲是标志性元素,是绝对不能缺失的一种。身在江南,或许看惯了这种平常东西,但细一打量,青与白相映衬,青,青得透蓝,白,白得透素,与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构成了一个何等和谐协调的世界啊。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踏着青石板路,走进乌镇,走进写着“宏源泰”字号的染坊里,陡然看见这样一幅景象:满世界的蓝印花布,一长溜一长溜挂满整个场院,微风吹过,蓝印花布随之悠悠荡漾,书写出一个唯青唯白的世界,你会情不自禁地走进这个世界里,真切地感受那份宁静与素朴。

  多少次,我陪着客人游乌镇,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领略过这份宁静与素朴。只是不曾仔细地想过,这蓝印花布的前世今世,以为像乌镇这样的江南古镇,理应有这样的蓝印花布作底色,在随意走过的那些高厅大屋里,理应有蓝印花布做的各种物事来点缀。从蚊帐到被面,从少女的头巾,到家庭主妇日常用的围裙、桌布,到老大娘出客的包袱、布袋,甚至市河里摇船的船娘,理应就是穿着蓝印花布的衣裙,才能与这水乡相配衬。

  江南,就是这样的青白世界。欢喜,只为身边有这样的洁静天地。

  蓝印花布起于何时,最普遍的说法,最早当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关于它的起源,民间也有多种传说,而梅、葛二仙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人们原来只穿蓑衣,自从发明了纺织,才开始和现代人一样穿上棉、麻、丝绸的衣服,起先大家都只穿未曾着色的素布衣,不知是哪一个特别有创意的皇帝,认为衣服颜色应分等级,规定皇帝穿黄袍、大臣穿红袍、平民穿青衣蓝衫,并张榜招募能染这三种颜色的能人。当时有梅仙翁种了蓝草,葛仙翁创造了用蓝草沤靛染青的方法。事成之后,皇帝封梅、葛为染布缸神,于是在民间,每年的九月九日,染坊都要祭祀这二仙。

  当然,传说归传说,但起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蓝印花布的出现,正与我国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生相对应的。原来,从皇帝到平民,只穿一种色彩的衣服,但蓝印花布的出现,却从一开始被打上普通平民的标志服装这样一个烙印。

  因为蓝印花布自它诞生起,便深深根植于民间,是民间智慧的表达。千年以降,蓝印花布在我国许多地方普遍都有生产、销售,生产工艺也有不同。但在江浙一带,最地道的蓝印花布当出自桐乡一地。从志书上看,这里的蓝印花布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隋唐,特别是大运河横贯全境,运河两岸各个小镇的手工业特别发达,纺织业的繁荣,也带动印染业的兴起。宋元之际,崇福、石门、乌镇一带生产印染蓝印花布逐渐成为主流,形成了织机遍地,染坊连街,河上布船如织的壮观景象。抗战前,仅石门镇上就有染坊6家,其中就有丰子恺先生祖上开的丰同裕染坊。丰子恺童年时全家就是靠这染坊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漫画家丰子恺的诞生,染坊是最早的启蒙。明清时的崇福镇上,以蓝印花布为主的染坊更多,抗战前有13家老字号染坊。抗战胜利以后,由于机印花布的发展,手工印染业逐渐在城镇失去市场。但在广大的农村,蓝印花布依然是平民百姓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

  今天,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蓝印花布这种传统工艺获得新生。蓝印花布成为今天旅游业的一大特色,这是蓝印花布的始创者们所不曾预料的。在桐乡,最早将蓝印花布推出国门的,是坐落在古镇崇福的桐乡工艺印染厂,和宏源泰、丰同裕不同的是,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蓝印花布生产厂家。据厂里老师傅介绍,石门、乌镇等其他从事蓝印花布的生产企业,其工艺差不多都是从这里流传开去的。因此,这家厂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桐乡蓝印花布的正宗嫡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做外贸出口还是新鲜事呢,但该厂设计生产的《百子图》蓝印花布工艺品早已走出国门,在日本还将桐乡蓝印花布《百子图》、《百寿图》图案制作成名信片发行,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仔细考察蓝印花布每一个生产过程,它的布料是源于自然的土棉布,染色采用植物染料,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靛蓝,加上整个工艺流程都是手工操作,在蓝白分明的图案中,杂有细如蛛丝的“冰纹”,十分美观,即使同一图案,冰纹是没有雷同的。这种特殊的艺术风格,是机械印染所不能替代的。何况蓝印花布用的图案题材,充满生活气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名胜古迹、花鸟草虫、人物走兽、山石树木、亭台楼阁及各种吉庆图案,都可以印染,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典雅大方,青白分明。

  蓝印花布虽没有绫罗绸缎的富贵,却自有其高洁不俗的民间风采,青青白白的质朴性格。她发端于民间,取之于自然,最终酿造出如此美妙绝伦的江南情调,一个天地人相和谐的青白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