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北京晨报报道 央视1月12日引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史俊南等专家的看法称,目前至少90%的含氟牙膏不会防龋齿,长期使用会致牙齿斑驳,降低骨头硬度,甚至导致氟骨症。1月14日,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牙病防治指导组副组长、川大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胡德渝却称,该说法不客观,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的。
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均出自有关牙齿保健的权威人物之口。学术权威争论刚起,看来一时还难以定论,只是老百姓这每天必须的刷牙,却让这纷扰的信息给搅乱了,清晨起来,面对市场上几乎都含氟的牙膏,刷还是不刷?
细心的百姓会发现,无论含氟牙膏“有害论”与“无害论”的哪一方专家,都口若悬河地试图叫民众放下心相信自己的权威解析,这就叫众多消费者茫然失措了—— 到底该相信哪一位权威专家?这个如今颇为常见的“权威疑问”,就给权威本身带来尴尬——其中必有一方的权威是注进了水分的“伪权威”,即便当前公众还无法了解处在权威两头的哪一方更能抵达科学的真相。
即便当前科学技术还不能对含氟牙膏究竟有害无害进行定论,但公众至少有权力知晓对此合理的解释。如果某一方权威专家放弃了科学严谨的使命和责任感,而自觉不自觉中释放只给自身带来某种利好的未经充分论证的信息,那么,这种并不权威的信息势必带给民众迷惘和混乱。由此,是否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使任何权威部门和权威专家发布的信息,得到科学、合理的规范,并完善相关的“利益回避”体系,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