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我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逾万公里
· 慈溪农民“种”文化
· 绍兴五万居民将住得更舒适
· “车友”当起爱心使者
· 大型贺岁京剧《宝莲灯》杭城首演
· 浙大学生写出《中国村官故事》
· 天台有个网上“爱心家园”
· 停建政府综合楼
抢建灾民安置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想听,有合唱队、小提琴队、女子铜管乐队;想玩,有乒乓球队、篮球队、象棋队……
慈溪农民“种”文化
本报记者 徐 园 张品方 通讯员 赵 迪
  “顾老师来一曲!”

  听说我们专程采访农村文化活动,慈溪市观海卫镇卫西村村民拿来一把小提琴,隆重推出村里的“文化顾问”顾德绥。

  顾德绥没有推辞,接过小提琴往肩上一搭,调了调琴弦,一曲优雅的《梁祝》就流泻而出。

  “你是退休音乐老师吧?”

  面对我们的疑惑,66岁的老顾摆了摆手,笑道:“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老顾的指导下,卫西村陆续成立合唱队、民乐队、小提琴队……慈溪17个乡镇(街道)297个村,文体队伍有1500多支,像老顾一样的农民,成为当地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角。

  近日,我们深入慈溪农村,寻找这股乡村文化热形成、发展的脉络,探究其经久不衰的活力源泉和动力模式,以及它对农村的深刻影响。

  被唤醒的舞台“主角”

  从“拉进来”到“争着上”的态度转变

  “我们刚刚做了一套新演出服,明天晚上又要到镇里演出了!”庵东镇振东村村民杨凤银兴奋地向我们介绍“我们村里的女子铜管乐队”——想不到,这么时尚的西洋乐器,被一群原来连五线谱都不识的农村妇女“玩”起来了——村里组织演出要请她们挑大梁,就是慈溪市甚至宁波市搞一些文化庆典活动,也常常邀请她们前去助阵。

  当初花10多万元组建这样一支队伍时,村里可是炸开了锅,尤其是队长杨凤银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

  刚组建不久,问题就来了,队里要求队员每天晚上都要来村文化宫学习,一三五学简谱,二四六学乐器。时间一长,队员的丈夫和婆婆就有意见了,觉得媳妇成天晚上往外跑,不像话。

  转机出现在2002年的9月22日,苦练了3个月的队员们在慈溪市农民读书月开幕演出中亮相,一炮走红。这回,村里人都感到自豪了。

  “后来,婆婆还争着把媳妇送到我们乐队。”杨凤银说。

  不少村开始组织文体队伍时,都遇到过类似的困难。“说实话,当时建立文体队伍也是为了村落文化宫的验收。”卫西村支书凌银根说。根据市里的要求,当时村落文化宫要通过验收,不仅是“一楼一场一公园”的硬件,还需要组建5支以上的文体队伍。

  一支一支队伍组建起来了。没人参加活动,村干部就带头唱唱跳跳。凌银根说:“村里小提琴队成立,我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

  而在振东村,党支部书记——乒乓球队,村委会主任——象棋队,村委会副主任——篮球队……每个村干部都有一支对口的文体队伍,保证每星期组织一次活动。

  与此同时,慈溪市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措施不断:从2000年3月建设村落文化宫的《意见》,到2006年扶持农村(社区)业余文化队伍建设的《办法》,资金扶持从当年的3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1360万元,还组织培训了上万名文艺骨干。尤其到2005年,市里进一步调整思路,从以前“送文化”到如今“种文化”,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并通过艺术节、运动会、村落文化汇演等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文体活动。

  “每个村都能拉出一台像样的节目,镇里汇演的时候,常常为几个有限的名额挤破了头。”观海卫镇党委文化委员朱薇说。

  就这样,从“搭架子”起步,逐渐涌现出一批文艺骨干,文艺骨干又带动身边村民。农民被文体活动所吸引,从“拉进来”到“争着上”,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这一转变,也让散布在慈溪乡村的村落文化宫,摆脱节日期间热热闹闹、平时冷冷清清的境地,成为真正受农民喜爱的文化阵地。(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乡村演出“自我造血”

  从“修桥铺路”到“资助文体”的时尚转向

  “每年大大小小演出几千场,如果没有农民自发的积极性,政府支持再多1300万元,也不够。”慈溪市文广局局长沈建国的一番话,让我们开始追寻频繁的文体活动背后的资金支持。

  从请老师,到添置道具、演出服,再到每一次出行路费和化妆费用,每一次农民演出,经费从哪里来?

  “一半由镇里出钱补贴,还有一半则由村里的民营企业赞助。”庵东镇党委书记说,从市里到镇里,专门用于农村文化的补助资金每年有上千万元,但要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这远远不够。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靠民企资助和村民自筹,比例通常在60%以上。

  乡村演出“自我造血”功能是怎么形成的呢?

  余寅宝描眉化妆的大照片去年登上了当地报纸。

  在他家“藏”着一个戏台的大仓库里,他递给笔者一张名片——“桥头烟墩群艺演唱队队长”。去年,这个演唱队把演出的台子搭到了奉化萧王庙镇和宁波市的中山广场。

  然而每次演出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的费用都是自筹的。包括木制的戏台、幕布、戏服箱子、音控设施、大篷车,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制作,或东家出西家凑。其中出钱最多的,就是余寅宝,3年陆续投入了20多万元。

  余寅宝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家小企业的业主。为了演出,他将两台机器挤到了仓库角落里。

  问起他为什么愿意干这么一个贴钱的生意,他说:“喜欢台下的掌声。”

  喜欢。就是这个简单的理由,让一群乡村企业家心甘情愿地掏钱。

  喜欢乒乓球,让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的老总赞助了“远东杯”乒乓球赛,如今已经办到了11届;喜欢象棋,让胡森权每年掏出25万至30万元,用自己企业的名字冠名慈溪的象棋公开赛;还有喜欢围棋的、足球的、唱歌的……

  “一开始是喜欢,搞搞看,结果发现带动了一大片,停都停不下来了。”

  而政府的聪明之处,还在于把这种苗头用制度的创新固定下来。“体育总会下面设立分支协会,还在镇里建起分会,吸引爱好体育的企业家。出点力出点钱也就顺理成章了。”慈溪市文广局副局长史幼文告诉笔者。

  村民们的生活富裕了,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必然提高。慈溪市正是察觉了这一趋势,引导民营企业家从“修桥铺路”转向“资助文体”。

  企业赞助村里的文化活动,企业在有形无形中也是受益的。“企业上了一定规模后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搞好企业文化有利于凝聚人心,留住人才,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当地的形象和品牌。”宁波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冯炜炜说,公司不仅出资赞助村里的活动,还把公司的精品节目输送到村里,形成职工和村民的互动。

  双向的互利,让“自我造血”良性循环。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慈溪市已有2000多家民营企业以各种形式资助农村文化事业,3年捐资5000万元左右。全市建成的120多个村落文化宫、200多条健身路径、近100个村级公园,企业赞助占总投入的1/4;全市每年安排200多场戏曲进农村,所需的近百万元费用全部由当地企业赞助。

  潜移默化的“文明力量”

  从“少搓麻将”到“村企和谐”的多元功效

  “种”下文化之树后,结出的“果实”更令人意想不到。

  振东村女子铜管乐队的队员都是30岁至40岁的家庭妇女,以前相互缺少交流,碰到家长里短,说说闲话是常有的事。几年共同排练下来,大家共同语言多了,就像亲姐妹一样。

  村里的社会风气也开始好起来。福合院村村民、40岁的沈林芳对此深有感触:“我一人参加合唱、腰鼓、戏曲等多个文艺队,业余生活非常充实,搞迷信活动和搓麻将的时间没了。如今体质增强了,心情也开朗了,感觉生活有滋有味。”

  而在振东村,去年将一台村里的晚会向企业外来职工开放。开始的时候怕没人上去表演,结果发现企业的外来职工也“多才多艺”,你刚唱罢我登场,气氛十分活跃。现在村里的文化设施也免费向企业职工开放,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相处开始和谐起来。

  “村里的事情大家更同心了。”卫西村支书凌银根说,以前搞环境整治,几个村干部要做全村人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现在,文艺骨干也出面,说服左邻右舍跟着干起来。

  如今,一些企业赞助文化活动逐渐形成长效机制:宗汉街道联兴村39位企业主共同出资21万元,建立村级文化建设基金会,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有了保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