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西雅娜幻想曲
· 意大利的日子
· 沿着塞纳河

翡冷翠的
黄永玉
· 沿着塞纳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沿着塞纳河

翡冷翠的
黄永玉

  2006年,对于画家黄永玉来说,可谓好事连连。先是推出了诗集《一路唱回故乡》并成功举办诗歌吟诵会,多年心愿得偿;接着“黄永玉博物馆”在湖南吉首大学落成,老先生一生创作的作品和网罗的宝贝有了妥当的安置。不久前,作家出版社又推出他新版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收入他上世纪90年代在法国、意大利近一年作画生活的札记以及百余幅当时所作之画。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是黄永玉上世纪90年代写于意大利并发表于香港的一部作品,它既是生动的欧洲游记,也是隽永的文化散文,同时配有黄永玉在欧洲创作的百余幅油画和素描,是一本解读欧洲文化历史的有趣好书。翻开书页,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中国老人,支起画架,安然坐在塞纳河畔、翡冷翠街头,专心画他的画,写他的文章。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和夏天,黄永玉完成了两次丰盛的欧洲文化艺术旅程。

  在书中,读者可以跟随老先生,从优雅的塞纳河出发,沿着梵高的脚步,追索印象派画家们的踪迹;跟他一起,散步在美得令人心醉的翡冷翠,走进达芬奇生活的小巷,再与薄伽丘、但丁相遇。可以说,书中文章,篇篇都有滋味。

  此次新版不但收入了黄永玉特意设计的藏书票,还邀请了他多年至交、著名学者、藏书家黄裳作序。看过黄永玉的文与画,翻过来再看黄裳的序,读者当能有如黄裳所言“浮一大白”的意兴,并体会“故友”二字的意味。

  今天,本报选登《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中的几篇短文,让我们一起品味黄永玉,以及他宣泄在文字与图画中的行旅情感。

  编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