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2月13日讯 (记者 秦军 金波) 本报今天报道了《社区医院“零差价”药品少人问津》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0种‘零差价’药品没人买,从表面上看是老百姓不相信低价药,实际上,这背后透露了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老百姓对社区医院信不过!”杭州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惠平说。
刘惠平觉得,群众对社区医院不信任,主要还是对社区医院缺乏了解。其实,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大力扶持,社区医院的面貌也在变。以前,街道医院医生大部分都是从初、高中毕业生招进来的,现在几乎全是大中专毕业生;以前的检查仪器都是“老三样”,但现在心电图、彩色B超、生化全套仪器等全都配上了,在社区医院治疗小毛病、常见病早已不在话下。
据了解,目前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的门诊量差不多达到360人次,比两年前增加了一倍,服务内涵也不断延伸,从日常上门送药、打针到设立家庭病床等,各种服务都有。尽管如此,不少群众对社区医院的技术仍然并不是很相信。刘惠平说,现在真正到社区医院来看病的,大都是老年人,家门口的医院给他们提供了许多方便。
记者在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在该中心大楼内的老年关怀病房,住满了七八十岁的病人,有的是晚期癌症患者,有的是中风病人。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有医护人员照看,为很多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一位家住环城北路的老人告诉记者,他老伴得了病,他家虽不住在这里,但听人介绍这里病房不错,就住了进来,结果发现这里的医生、护士确实好。另一位得了骨癌的老人,在大医院手术后,主动要求来这里进行康复治疗,他告诉记者,这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我安心住了两年,就连请护工也比大医院便宜不少。
除此之外,在居民小区里,社区医生还设立了不少家庭病床,社区医生每周上门服务两次,患者有事随时可电话咨询。很多老人一个电话,医生就上门服务。
“可是没到过社区医院的人,对这些情况就不了解了。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人,他总觉得社区医院技术不好,服务质量也不行。今年国庆期间,保姆回家后,他不小心下巴脱臼了,行走不便的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社区医生的电话,没想到,医生当天就上门为他进行了治疗。后来帮他联系好了大医院,还专门陪他到医院看病。老人说,不到社区医院,不知道社区医院的好!”
刘惠平说,当然目前社区医院距离人们的理想还有差距,诸如技术还有待提升等,这需要我们以后努力改进。社区医院要取得群众的信任,首先要靠实实在在的服务去吸引他们走进社区医院,当他们尝试了社区医院的服务之后,我想观念也会慢慢转变。毕竟在社区医院看病要比大医院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