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柯城区花园街道上大门村,还是一个被村民自嘲为“要钱没钱、要路没路、经常停电”的穷村。
这个定位,与眼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健身公园”反差巨大:村办公大楼附近占地2100多平方米的园区内,在绿色苗木的环绕下,灯光篮球场、门球场、健身路径,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作为村支部书记,叶国良并没有淡忘历时2个月的征地过程。与巨化相邻的上大门村,历来有种菜贩菜的传统。要将自家的“丰收田”改造成健身场地,村民们自然有些想不通。
他与街道干部游说各家,连“环境好了,年轻人讨老婆都会容易些”的理由都搬了出来。为此,叶国良还拆掉家里造好才一年多的卫生间和厨房,腾出20多平方米的面积。
这些曲折,早被叶国良抛在脑后。前几天,他还打电话给远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说,今年寒假,不用再骑车去巨化打篮球了,可以把巨化的伙伴邀到村里的新场地来打比赛。
一方面是农村土地的日益紧缺,一方面是村民逐渐唤醒的健身需求,和叶国良一样,溪东埂村的书记李水根,也曾为“健身路径”的选址犯过难。
与上大门村的“全新打造”不同,溪东埂村两委经过讨论,征得村民同意,决定将村里的大礼堂改造成“健身路径”。
在村里矗立了50多年的大礼堂,早已破旧不堪,拆除前的5间一层平房,一部分堆着村里的办公杂物,一部分租作仓库。但在中老年村民的眼中,“村里开会用”的大礼堂,能让人想起许多往事。
一度沉寂的大礼堂改造成“健身路径”后,重又成为村里人气最旺的地点。最近,“亚运会”成了这里的“热词”,一些富有亚洲特色的“非奥”项目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好好练习吧。没准我们区农民运动会上的插秧、运沙包、滚轮胎、背媳妇,也能像藤球那样,从表演项目发展为国际赛事中的正式项目。”李水根对村里的“农民运动员”打趣说。
沟溪乡余东村的农民画家,前不久刚在杭州办过画展。这次,记者在与“健身路径”仅一墙之隔的村“农民文化创作室”里,欣赏到他们的近作。在橘乡传统的“采摘、收购”等丰收题材之外,拔河、跳操、健身等体育锻炼场面,开始跳跃在农民画家的笔端,记录着村落文化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