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简说贺岁片
· 贺岁片,图的就是一个热闹
· 以贺岁的名义来一场电影的狂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简说贺岁片
  “贺岁”是一个时间概念的词语。我国旧时的梨园有个传统,在年关岁末之时,众多的名角儿必定聚集一起,来一出大戏,以感谢戏迷们多年的厚爱,戏的内容也大多是吉祥喜庆之类。各位角儿都使出看家的本领,倾力出演。这场应节的大戏唱做之佳、场面之盛,为一年之最。出演“贺岁大戏”的艺人们对观众也是打心眼儿里的感激和酬谢,因此他们不仅比平日演得卖力,而且票价还减半,深受戏迷们的喜欢。

  在电影中,同样有着“贺岁片”这么一个词儿。“贺岁片”的称呼来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的一种市场操作理念。它是电影从业人士利用圣诞节期间这一特殊时段而推出的专门为节日中的观众量身制作的影片,背后有着强烈的票房概念。

  中国的“贺岁片”概念最早应该出现在香港。有着“东方好莱坞”美称的香港电影,它在世界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操作模式和市场理念与好莱坞最为接近。每至年关,香港的电影从业者都会为观众定做几部贺岁片,诸如《花田喜事》、《大富之家》、《满汉全席》,这些都是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贺岁作品。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明星们不计报酬,倾情演出,即使最小的配角也由大明星担纲主演。片中更少不了剧组成员集体亮相向观众拜年道贺,温情融融、喜气洋洋,可见演员与观众的鱼水之情。这一点,香港贺岁片与好莱坞纯商业利益的贺岁片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动机与思路上与旧时的梨园艺人一脉相承。

  内地贺岁片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3年。1993年是中国电影吹响改革号角的第一年,中国第一次引进10部进口大片,给当时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劲剂。这些大片中,就有后来被称为内地电影市场“贺岁片”开山之作的影片《红番区》。在引进《红番区》的同时,也引进了“贺岁片”这一概念,并且为内地的电影从业者尤其是市场操作人士所重视。

  “贺岁片”在内地真正落实,还得益于中国电影体制两次改革的大环境。当时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模式逐渐放开,经营更加强调自主性,行业的主动权和生死权也更多的下放。因此,电影的商业性开始摆在了电影人的面前。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贺岁片”在制作与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贺岁片”真正在中国内地大张旗鼓地制作并吸引众多的注意力,应该从1998年开始。其始作俑者就是冯小刚。当时紫禁城影业公司和冯小刚推出了《甲方乙方》,并夺得3000万元的票房,轰动一时。此后两年,冯小刚与紫禁城影业公司又接连推出《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

  如今,“贺岁片”的含义已经与旧时梨园传统中的“贺岁大戏”有着本义性的不同,更多的带有市场操作的色彩。按理,众多打着“贺岁片”旗号的影片都只是冲着“贺岁”这个档期而来,并不一定具有“贺岁片”本来应有的意义。因此,“贺岁片”也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标准。但是,“贺岁片”却使我国的电影市场在岁末年初大热一场。 (阿 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