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书画比赛怎么变了味
· 好心情助你防感冒
· 隔夜菜加热 致癌物增十倍
· 著名作家鲁彦周
因病逝世
· 大学不再是“保险箱”
· 农民有了自己的“文化顾问”
· 朱自清笔下的“闰儿”到春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朱自清笔下的“闰儿”到春晖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但凡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会记得开头的那段话:“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11月27日,朱自清笔下的“闰儿”朱闰生一行来到上虞春晖中学,和该校师生共同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

  1925年闰4月,朱闰生出生在上虞白马湖畔。今天,82岁的朱闰生携妻带子,80年来首次探望春晖中学。

  虽年事已高,朱老依旧坚持步行于春晖校园,在经亨颐铜像前,在春晖园,在平屋,朱闰生老人一一留影,他要带走白马湖最美的记忆。

  在“朱自清故居”,朱老在他出生的房间床前安静地坐了许久。虽然年幼的记忆如此模糊,但此刻,对父亲的思念却如此强烈。

  朱自清1924年3月2日应夏丏尊之邀来到白马湖畔。4月16日,朱自清写成《春晖的一月》一文。1925年8月,朱自清离开春晖前往清华大学。朱自清短暂的春晖任教生活,留下的一系列诸如《白马湖书录》、《刹那》、《飘零》、《海行杂记》、《白采的诗》、《儿女》、《白马湖》、《看花》等与春晖有关的美文。

  在春晖中学高三(3)班,朱闰生说登上了讲台。学生们用长久的掌声表达了对这位远道而来的老人的尊敬。朱老说,80年来,重回春晖一直是我的梦想,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图为朱闰生在为学生签名。

  上虞日报记者 韩坚 李涵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