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楼市周刊
3  4  
PDF 版
· 杭州水景房今后三年大批上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家门前有条河”不再是奢望
杭州水景房今后三年大批上市
■ 本报记者 秦正长
  “我家门前有条河”不再是奢望

  杭州水景房今后三年大批上市

  ■ 本报记者 秦正长

  11月24日,杭州三宗宅地成功出让,地产界不得不开始特别关注这个城市地产市场的新动向。这三宗宅地带有明显的临河而居的特征。水景宅地,水景房,这个杭州楼市久违的名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之所以开始重新审视杭州地产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刚刚出让的这三宗水景宅地“泄露”了杭州地产的一个惊人的秘密:杭州即将大量供应水景宅地。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杭州即将大批供应水景房,市民有机会挑选以往不敢奢望的临水住宅。

  如果从刚刚出让的三宗水景宅地与今后两三年内杭州市即将上的地块一路看过去,便会发现这个秘密的确凿证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披露的近年供应地块显示,未来两三年内,其出让的绝大部分地块都是水景宅地,或临钱塘江,或临运河及其支流,或临西溪。这多少让杭州市民有点惊喜。杭州,这个曾经的江南水乡仿佛又回到了人们的身边。

  那么,这些水景住宅分布在哪些地方呢?本报记者带你先期探营,一睹为快。也许你还可以留个心眼,悄悄地挑选一套中意的水景住宅。

  最新读地手册中48宗出让宅地,33宗是水景宅地

  下沙板块一线江景地块12宗,阵容庞大

  刚刚出让的三宗宅地

  家家临水

  11月24日,杭州市成功出让三宗宅地,巧合的是,这三宗宅地都是水景住宅。其中业界普遍看好的杭医高专地块,按规划至少有三幢高层住宅东临冯家河。而另外两块和睦A-06-01、A-06-2地块其实连在一起,这个总占地近110多亩的宅地呈长条型,而其中最大的一条边濒临西塘河。无疑,这两块宅地也是不折不扣的水景宅地。从规划效果图上看,至少有17幢高层濒临西塘河。业内人士分析,地产商肯定还会充分利用规划空间,使得后面的多数住宅也能享受西塘河风光。“不是市中心,却有市中心的繁华;拥有她,即拥有得天独厚的江南水乡风情。”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此前推介此块土地是如是评价。

  除了上述三宗水景宅地之外,记者从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获悉,杭州市最新读地手册中,48宗拟出让宅地,33宗是水景宅地。其中钱塘江两岸水景宅地占大头,其次是运河两岸水景宅地,再次是西溪水景宅地,以及半山田园板块和丁桥板块水景宅地。这还不包括此前即将上市的一批水景住宅。

  昨天杭州市再推14块土地(详细报道见二版),其中四五宗也是水景宅地。如果包括市面上已出让正待上市的一批水景住宅,未来几年杭州楼市上水景住宅阵容蔚为壮观。

  下沙板块:

  打造杭州最具规模的

  江景住宅群落

  钱塘江两岸水景宅地中,钱塘江南岸最后的三宗江景宅地即将登场。这三宗地块连成一片,分别为滨盛-江陵R21-01、R21-02、R21-03,拟出让土地面积分别为85.5亩、61.95亩和32.55亩。该地块位于滨江区钱塘南岸,枕涛而居上潮,隔江远眺钱江新城。地块坐落江陵路与闻涛路的交汇处,西面紧临规划中的地铁一号线滨康站。“蓝天白云水色间流淌的是感慨与满足。”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推介书上如此感慨。因为是钱塘江南岸最后一批江景宅地,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隔江钱江新城板块有五宗江景宅地即出让,其中三块明显可以规划江景房。B-01-1、B-02地块连在一起,北至钱江路,南至市民路。C-08地块占地约59亩,南隔之江路与钱塘江近在咫尺。

  钱塘江江景住宅最大的供应量还在下沙。规划下沙出让18块宅地,沿钱塘江北岸弧形展开。记者仔细数了一下,其中一线江景地块就有12宗,阵容庞大。钱塘江两岸虽然有40公里的沿江带,但因为可供出让的土地有限,以及总体规划上的原因,事实上能拥有江景资源的地块很少,一线江景更稀缺。江北的钱江新城板块和江南的滨江板块,是目前杭州江景房开发的重镇。相比这些区块单价每平方米9000元以上甚至逾2万元的江景房,下沙江景房目前每平方米在5200元左右,明显带有“平民化”的色彩。

  和杭州很多江景楼盘直接隔着马路不同,下沙沿江规划有13公里长、200米宽的原生态湿地景观带,城市干道则从绿化带中间穿行而过,这就使得沿江楼盘减少了汽车尾气和噪音的侵扰,同时也使得干道上的车来车往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隔断,欣赏江景变得更加纯粹。并且下沙的江景楼盘所在地是钱塘江“之”字型的拐弯处,钱塘江到此江面最宽。同时又因为江流到此形成北偏东的方向,所以如果设计得当,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看到江景。而且拟出让的这一大批宅地位于钱塘江北岸,座北朝南的优势不可忽略。从供应量来看,未来下沙东部沿江区块的江景房供应量将远远大于现在的钱江新城、滨江等区块。如果算上在建华元·伊萨卡、野风·海天城的江景房,杭州大型高档江景住宅群落将在这里诞生。

  运河板块:好地连连

  杭一棉地块再掀高潮

  运河及其支流水景住宅是杭州水景房重要一脉。包括上周出让的濒临塘河的和睦A-06-01、A-06-2地块,目前杭州已明确出让的运河水景宅地至少有五宗。距近期拍出高价的“杭汽发”地块不远,京杭大运河边的东南面粉厂地块待字闺中。这块地比较规则,呈长方形西临运河,北临应家河,占地面积44亩,其中宅地37.9亩。该地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运河的秀美风光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且周边地区商贸资源丰富,居住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极为齐全、完善,生活相当便利。专家分析,该地块完全可以打造“具有江南水乡人文特色,又具有时代气息,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生态型住宅区。”近年来同类区域土地供应日渐稀少,资源稀缺性益显现。市中心概念与丰富的运河景观使得该区块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沿运河北上,便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的杭一棉地块。这块总占地面积258亩,其中住宅用地约200亩的宝地,肯定将再掀杭州土地出让波澜。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它的位置,位于拱宸桥西,作为老工业基地,公交线路多,和市中心的联系比较方便;二是地块成规模,便于开发;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运河景观资源,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从该地块东侧穿流而过,运河的水路风光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悉,自从该地块推出,前往考察调研的人马络绎不绝。

  在杭州市内运河支流上,也有两宗水景宅地即将出让。一宗是长板巷93-115号地块。该地块面积不大,占地61亩,适合开发中等规模、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地块周边德胜河环绕,规划轻轨线东面擦肩而过,同时周边都是住宅小区,环境幽雅。德胜河从该地块东面和北面流过,为其打造水景住宅提供了极好的先天条件。综合考虑其水景、交通、环境、规模等因素,这块地届时竞争激烈程度肯定不会逊色前面两块。

  另外一宗就是城北下城区“重机地块”,该地块西靠东新路,东靠东新东路,北邻石祥路,西南濒临颜家港,规划出让宅地260多亩。该地块可以充分利用周边河流自然优势,同时因为地块规模大,分三块开发,还可以利用颜家港水景,在小区内打造人工水景,规划更多的水景房。目前看来,B、C两个小区示意图上就已经规划一定规模的水系和水面。专家分析,根据区位条件,该地块可以规划成自然环境优美,建筑品位高雅,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亲和,居住功能完善、舒适、休闲的现代化生态居住区。

  西溪板块:

  扬长避短打造高档水景房

  西溪湿地水景宅地是重头戏。该板块拟出让的五块宅地中,土地总出让面积422.9亩,蒋村A10、A11地块西濒五常港,蒋村A4地块东濒五常港,蒋村A8、A9地块分别被五常港和朝天莫港包围。

  西溪湿地周边是限制房产开发的,湿地周边的地块自然弥足珍贵。近年随着西溪湿地公园的开放,加上如今文一西路延伸段的开通,西溪板块被全面激活。目前西溪湿地板块以低密度高档排屋、别墅为主。该板块大型楼盘大华·西溪风情三期均价每平方米已达1.3万元。附近磁带厂地块曾创下每平方米7500多元的楼面地价。从目前数据来看,即将出让的这三宗地块容积率较高,大部分肯定要造高层、小高层,不能再造低密度住宅。虽说容积率高有不利的一面,但如果因势利导,做足水景文章,使更多的住宅单元临水,或能扬长避短,打造出西溪湿地板块高档水景住宅。

  田园板块、丁桥板块:

  定位原本就是“水乡新城”

  三墩区块的水景宅地是不可忽视的一支。这里拟出让的五块宅地中,地块内河网纵横,水系发达,每一块宅地都拥有先天的河流水系,顺着地块蜿蜒流过,呈现出极其浓郁的江南水乡氛围。

  与上述这批土地同时推出来的,还有来自杭州北部半山的两个新兴大型居住区。一个是田园板块,一个是丁桥板块。田园板块在石桥路与临丁路交叉口东北,北靠半山,南邻上塘河。这个大型居住区沿着上塘河北侧展开,看得出来,水景住宅将成为这个大型新兴居住区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丁桥大型居住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丁桥区块地处水乡,有着浓郁的水文化气氛,区块内河网密布,水系纵横,处处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面貌。水景营造当然是重头戏,建成后的丁桥居住区将是一个水含韵、绿满眼的美丽水乡。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读地手册上以“水乡新城”为丁桥板块点题。

  (数据来源: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网站)

  记者手札

  大杭州让我们

  住回水乡时代

  数千年人类的居住史表明,依山傍水的住宅是很多人向往的终极居住方式,“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图景,不仅深深影响着历朝历代的中国人,也是人类共同的家居梦。

  虽然水景住宅中外古已有之,但具有水景设计的现代水景住宅,则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开始流行具有现代水景设计的水景住宅。亚洲的现代水景住宅起源于新加坡、台湾。现代水景住宅在中国大陆最早兴起于广州,之后蔓延到深圳、杭州、上海、北京等地。2002年以来,“水景风”迅速刮到内陆省份。一时间,水景住宅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一大新热点,大有“楼市输赢看水景”的味道。

  所谓水景住宅,顾名思义就是依水而建的住宅。按照水景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水景住宅可分为依自然水系而建的水岸住宅(河岸住宅、湖畔住宅、海景住宅)、社区内有水景设计的人工水系住宅和既有自然水系又有人工水系的复合水景住宅。

  杭州历史上虽然是一座江南水城,但并不拥有多少水景住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杭城原有的发达的河网水系不少已被人为填埋,渐渐堙灭;临湖或临河自然的水景房本来就不多,且绝大多数早已被人捷足先登,像西湖边的湖景房已成绝版,市场存量水景房一房难求。想当年市中心高档楼盘万安城市花园凭着一句“我家门前有条河”的广告词,名动江湖,一销而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的人造水景住宅确实提供了一定的市场供应,满足了人们一时的购房冲动,但这类水景房终因种种“后遗症”,渐渐遭人抛弃;目前的新盘即使有所规划,也因供应有限,不成气候。

  这次杭州市大批水景宅地上市,有望让杭州人重新住回水乡时代,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城市的扩大,杭州土地供应范围向外围扩展,使得杭城周边许多板块渐渐纳入了新兴居住区规划,比如下沙,比如西溪,再比如半山。杭州原本就是水乡城市,城郊依旧保留着纵横交错的河道,这些发达的水系,为杭州新兴居住区打造水景住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杭州正在开启一个水景住宅的新时代。水景地产开发已经点题,等待远见卓识的地产商们破题开局。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