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楼市周刊
3  4  
PDF 版
· 开盘效应:杭州楼市一份谨慎的乐观
· 谁的总价低谁能笑到最后
· 开盘开得好 后市待观察
· 开盘:
杭州楼市的
兴奋剂?
· 创新,后调控时代的竞争利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几大新盘比拼显现真相 ●低总价、创新才是硬道理
开盘效应:杭州楼市一份谨慎的乐观
■ 见习记者 王 欢
  开盘效应:杭州楼市一份谨慎的乐观

  ●几大新盘比拼显现真相    ●低总价、创新才是硬道理

  ■ 见习记者 王 欢

  编者按:                        

  11月21日杭州的街头,灰沉沉的天气略显寒意。这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在经过所谓的“银九”胜“金十”短暂的亢奋之后,似乎进入了一个不太稳定的下行通道。杭州市透明售房网日均成交量从10月份的百套左右跌落至昨日五十三套的水平,便是明证。

  不太稳定的背后,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杭州楼市的成交量何以在久违的短暂繁荣之后,跌落一个平台?更具体一点地说,杭州楼市的日成交量为什么在11月之后显示出极不稳定的一面,总体下行?

  这跟季节也许没有太大关系。《浙江日报·楼市周刊》此前已经指出,10月底的“开盘效应”为杭州楼市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回头想想,也许正应了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开盘效应”一时刺激了市场,同时也透支了消费,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杭州楼市的格局。从“开盘效应”反观楼市,人们应该保持一份谨慎的乐观。

  新盘10月扎堆上市,11月集体退潮不是偶然,尽管这里面也包括着一些新盘自身规律和楼市季节性的因素,但它终究显现了今年杭州楼市特殊的一面。进一步剖析“开盘效应”前前后后,或许更能真切地把握杭州楼市的脉动,市民籍此也可以对楼市的方向作出一个更为理性的判断。《浙江日报·楼市周刊》从近期几大集中亮相新盘切入,具体分析其“爆棚”的背后真相,倾听各方说法,披露各自优劣,以期得出一些楼市更为本质的东西。

  透过“开盘效应”眩目的光环,人们发现,所谓的“开盘效应”终归是一时现象;低总价、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房产品,才是企业致胜的终极选择,更是整个楼市发展的方向。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