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大学就业特刊
3  4  
PDF 版
· 近期高校毕业生就业
招聘会搜索
· 着眼市场需求 关注学生发展
· 浙江理工“四个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
· 多项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买方市场、网络平台、就业基地、提高质量
浙江理工“四个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

  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院就业工作中始终紧紧抓住“就业指导”这一主旋律,明确“四个抓手”推进毕业生就业。

  以充分挖掘买方市场为第一个抓手。学校充分利用就业指导中心有利资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交流空间,为用人单位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每年秋季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分期分批到经济发达地区调研、广交朋友,逐渐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就业渠道。同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走向社会,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在毕业实习中,既帮助生产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开拓了毕业生就业市场。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第二个抓手。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有校园就业网、就业网络室有局域网、就业与创业协会有专门网站,网络平台不仅能实现信息发布、就业咨询、就业指导,还能延长就业工作手臂,实现搜索信息和推荐学生的功能。

  注重建立校内外就业工作阵地、基地和长效机制为第三个抓手。学校通过就业工作阵地、基地和大量就业需求信息渠道的建立,电子档案、就业导航等阵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架起了一座座联络桥梁,2006年与各发达地市人事局合作新建3个人才基地,与杭州、宁波等公司等新建近十个就业基地;常设招聘会与专业性大型招聘会的有机结合,各方推荐与毕业生自我推销相结合的机制,使毕业生就业空间更大,灵活性更强;实习、实践、兼职、科技合作、提前预约、班级专场、集体主动出击等形式使毕业生就业形式更为多样化。

  注重全面就业前提下就业质量的提高为第四个抓手。学校在媒体上介绍优秀毕业生,成立了就业援助站,实现了与困难学生工作相结合;实现了就业咨询、指导和心理咨询、辅导的结合;就业咨询与大学生思想工作进网络工作的结合等,这些创新机制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就业工作的实效和整体学生工作的实效,并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质与量的统一。

  (蒋肖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