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波士顿“大开挖”: 缝合城市的伤口
· 哈佛博士的城市“化妆”批判
· 高架路把城市撕成了两半
· 让步行者享受城市
· 适得其反的“城市改造运动”
· 146亿美元的“惊世之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架路把城市撕成了两半
  11月4日,大开挖计划的领导者、刚刚卸任的美国麻省高速路管理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修·阿莫约罗(Matthew J.Amorello),来到北京出席《改变与演变:城市的再生与发展》论坛。

  他登台演讲,打开一张高架路在密集的楼宇间穿梭的图片,“你看,这是我们把主干道拆除前的情况,它和中国目前的城市状况比较类似。”

  “当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车,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每家只有一辆车,现在每家有好几辆了。”马修·阿莫约罗演示了一张图片:高架路上塞满爬行的车辆,上面醒目标出日均通行量——19万车次。

  “每天16小时都是这样,你们看到的还不是高峰期的情况。”马修·阿莫约罗坦言。

  大开挖计划又称“中央干道/隧道计划”,它在波士顿滨海地区约13公里长的范围内,将一条修竣于1959年的高架中央干道悉数拆除,把交通引入地下隧道,修复地面城市肌理。

  “这条6车道的高架路不但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还把城市撕成了两半。”马修·阿莫约罗解释了拆除高架中央干道的原因。

  1991年动工的大开挖计划,主体工程今年1月告竣。“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环境挑战最强的基础设施项目,”麻省高速路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称,“其规模相当于上世纪的一些伟大工程:巴拿马运河、英吉利海峡隧道、跨阿拉斯加管道系统。”

  在大开挖计划实施的15年间,中国城市的高架路、立交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多被当地官员和民众视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你怎么评价北京中心城区的那几条环路,将来它们会不会也被拆除,像波士顿那样?”记者提问。

  “那是当然!”马修·阿莫约罗不假思索地回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