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1月19日讯 (记者 张冬素) 公众讲座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这个周六浙江图书馆共有3场讲座,从上午的浙江人文大讲堂到晚上的文澜讲坛,场场客满。今天下午,近百位诗歌爱好者又聚在一起,听一场关于艾青和他的诗歌的讲座。
已76岁高龄的康宁老伯是文澜讲坛和浙江人文大讲堂的忠实听众,他说:“一天听一个讲座,这个周末过得很充实。”康老伯退休前是省人防办的副总工程师,年轻时喜欢诗歌。他告诉记者,听讲座是他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途径。
确实,听讲座是增长知识的捷径,每个讲座的主讲人各有各的知识涉及面,他们在一两个小时的讲座里传达给听众的无疑是他们自己广泛涉猎所得的知识精华,由于是对大众演讲,主讲者往往尽量讲得通俗易懂。今天下午,正在讲座现场录制讲座的浙江图书馆电子文献部的王立平告诉记者,每一次讲座基本上都能坐满,并且经常能看到熟面孔,有的市民还带了孩子一起来听。据了解,浙图的每一次讲座都要全程录下来,制作后放在浙图局域网上供读者观看,点击率还比较高,足见公众讲座的受欢迎程度。
但几位双休日经常“泡”在讲座里的市民说,目前社会上的讲座还是太少,如果大学里的讲座也能向公众敞开大门就好了。一位家住某高校附近的王先生也是位“听讲座一族”,周末非常想到学校里听听讲座,但怕被人家拒之门外,一直不敢贸然走进大学校门。
杭城高校云集,不仅校内教师的讲座资源丰富,并且经常有名家停留,各高校基本上每周都有一两场各类讲座,多的时候有时一个晚上就有好几场,如果大学的讲座之门也能向公众开放,让普通市民也能聆听专家们的思想精髓,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