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
· 倒一杯水中的学问
· 学方言比学英语重要
· 朱雅仙:向职业化过渡
· 孙秀琴:爱心为本
· 准备张开翅膀的“天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第一代社工样本
孙秀琴:爱心为本
  孙秀琴今年60多岁,身上几乎有着最早一代社工所有的鲜明特征,精神头很足,嗓门有点大,语速有点快,给人一幅风风火火的感觉。

  她是灯芯巷社区的老主任,连续做了两届社区主任。尽管离开社区主任岗位已经4年,她仍然记得,这个社区有1700多户、4458位居民。

  1996年,天水街道第一次对外公开招聘。那时还是居委会,报名应聘的80多人,筛选出30名培训、实习,最后剩下20多人。孙秀琴4月退的休,6月就应聘上岗了。

  那会儿的社区工作,也就是与邻里打打交道,帮着解决些生活困难,提供些便利,孙秀琴在原单位是做后勤、工会这一块的,她上手很快,做得也很顺畅。

  孙秀琴说,以前简单,弄个土灶炉子给大伙儿烧开水热热饭,自己也是这里的居民,也不用坐办公室,就在家里头办公,大家早上出门买菜碰见了,打声招呼联络联络感情,工作自然就开展起来了。

  挂着金项链、配着手机的30多岁青年人,下岗了要她介绍工作,她忙前忙后替他找到工作了,他嫌弃不满意,一屁股坐在她的办公室吸烟喝酒,干脆趴在她桌上睡觉,就是赖着不走看你怎么办,孙秀琴甚至动用自己的亲戚帮忙给他找工作。居委会的能力有限,但让他感到“温暖”是起码要做到的。

  孙秀琴说,她们做社区工作,凭的就是爱心。有一回,凤起路上一个70多岁的老头,发了癫痫,倒在厕所里口吐白沫,老伴吓得在旁边直发抖。她赶了过去,老头的嘴里翻白沫,谁看着都怕,只能是她抬着老头的头部,给送到医院去了。

  尽管从社区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了,但是孙秀琴从没停止过社区工作。现在,她仍是社区志愿者的身份,有自己的“包干区”。那怕拎块抹布擦擦社区的健身器材、亭子桌子也好,她有把社区当家的感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