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别让“旅游热”掏空古村落
· 古村落:发展旅游业不是惟一出路
· 一座古村落的变迁史
· “新农村”也可以是古村落
· 一个“难倒”专家的课题
· 别让古村落沦为“磨光的金币”
· 古村落:发展旅游业不是惟一出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别让古村落沦为“磨光的金币”
  古村落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其散发着质朴的原生态风貌,一方面在于其无可替代的民间文化魅力。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缺少规划的旅游开发,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古村落走上了某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老路,逐渐失去了特色和自我。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渐火热的城市化建设让很多城市变成了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样板工程”。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内陆的一些城市在复制香港、复制巴黎、复制纽约,复制到千城一面。不少城市百年来沉淀下的历史魅力一天天减失,看起来如出一辙,毫无个性。比如,北京拆掉了大量的四合院和胡同,越来越让人找不到老北京的味道。

  如今,一些地方变了味的新农村建设又在步某些城市建设的后尘。在无度的旅游开发和金钱欲望面前,古村落中原生态的东西渐行渐远,原有的风貌渐渐消失,有的已经陷入一种城不城、乡不乡,古不古、今不今,中不中、洋不洋的尴尬境地。而这样的结果无疑令人心痛。

  可以说,这不是在继承历史,而是在糟蹋历史,挥霍历史。这种以挥霍历史为代价来与所谓的现代文明接轨,不妥。

  有位俄罗斯作家写过一个金卢布的故事:一个农夫捡到一枚金卢布,上面锈迹斑斑,沾满泥土。有人拿几把硬币与他交换,他不肯,心想,要是把金币磨光一些,或许会换得双倍价钱。于是,他用砖块把金币打磨得锃亮发光。谁知,磨光了的金币再也没人要了,因为它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事实上,古村落的魅力不在于其“洋”,而在于其“古”。原生态的特色是古村落的立身之本。笔者希望,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不要再走某些城市化建设的老路,不要让已经为数不多的古村落沦为“被磨光的金币”。

  (据《工人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