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放大农民的声音
· 瑞安农协的乡村合作实验
· 农民本身有良好信用
· 政府部分让渡涉农资源
· 集体商标虚拟经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民本身有良好信用
农村的社会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在朱应迪家的顶楼,一种叫做“观音扫”的草,一直堆到了天花板。

  这是他从台州路桥买来的制作扫帚的原料,40岁的朱应迪,做了七八年的扫帚,他把两只手伸出来给人看,上面已经全是密密麻麻的茧子了。他所在的瑞安市马屿镇朱岙底村,是远近闻名的“扫帚村”。200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加工制作扫帚。

  50公斤“观音扫”,差不多可以做50把扫帚——这是朱应迪心中最常估算的等式。他还要在脑子里筹划的,是钱的问题。“观音扫”的供货季节,一年只有秋天一次。对于朱应迪来说,他必须在这个时候筹足所有的进货资金,才能保证接下去一年里不缺少原料。

  同样的事情,从董疗虎嘴里说出来,就是一道融资的难题。这位马屿农村合作银行的信贷员知道,“这种季节性的大笔生产性投入的支出,是农民最头痛的问题。”

  去年,朱应迪向信用社借钱,担保人是村委会主任余节相,花了好几天,才批下来两万多元。今年,通过合作社申请联保贷款,“带个身份证,一个下午就办好了”,而且数额还比去年多了3万元。更让朱应迪心动的,是联保贷款的利率比较低,这样算下来,今年的收入能增加许多。

  马屿镇朱岙底扫帚合作社,是今年在瑞安农协的引导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支持下成立的,由38户小规模扫帚加工户组建。合作社里5至10人组成小组,农户之间的联保联贷不需抵押。到今年9月底,农村合作银行对该村的贷款余额达277.5万元,其中联保贷款38户,贷款余额99.5万元。

  “通过互助联保,放大的是信用总量,强化农民的信用约束,也扩大了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董疗虎说。

  瑞安农村合作银行,是温州地区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目前有客户近6 万户,发放农业贷款32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77%,占瑞安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8%。但农民真正能以联保或小额信用贷款形式获得贷款的只有1亿元,大部分农业贷款还是采取抵押或担保的方式。

  “合作金融建设的是底层的人与人的信用关系,”瑞安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叶秀楠说,金融需要有效的组织载体,以便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风险,合作组织就可以是这样的载体。

  瑞安市副市长陈林相信,农民本身有着很好的信用,但是这种信用的边界很难超出地缘乃至业缘的边界。农民对银行所以缺乏信用,除了抵押物资源不足外,主要原因是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管理半径过长。

  瑞安农村合作银行与瑞安农协建立联盟关系,共同成立了瑞安农村信用评级委员会。“开展农村信用评级和信用联保,将农村的社会资本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本”,董疗虎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正在实践着农村金融领域的一些变化,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开拓一种具有草根特色的银行营销网络。

  除此之外,瑞安的农村合作银行还在北龙、北麂地区开展渔民联保贷款试点,在塘下镇吴岙村等5个村进行小股金托管试点。

  陈林很赞同这一点,这正是他理想中金融机构向下竞争的模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