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失物招领处”到哪去了
· 都是“速度”惹的祸
· 山林深处开赌场
· 身残志坚
· 东航一机长辞职
被裁定赔偿170万元
· “各扫门前雪”也得付出代价
· “这个冬天挺温暖!”
· 黑手伸向国家油库
· 西安整治遮牌婚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捡到钥匙无处上交 “拾金不昧”迷失方向
“失物招领处”到哪去了
  本报讯 据新闻晨报报道 捡到东西后竟然找不到地方上交,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网友张先生为此发帖感叹。近日,张先生在上海人民广场拾到一串钥匙,想尽快交给失主,但花了20多分钟也没有找到失物招领处这样的上交地点。他说:“如今即使想拾金不昧,似乎也已经没有方向。”

  昨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多年前曾在申城商场、超市、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遍地开花的失物招领处,确实正在慢慢消失,而多数人对此变化并无觉察。一家商场的经理表示,“大概七八年前,商场还设有失物招领处,专门负责商场里丢失或捡到东西的处理,不过后来撤掉了。”据张先生回忆说,“现在,这些机构好像全部消失了。”

  是人们都不丢东西还是都不交东西?失物招领处有无存在的必要?各种说法都有。时代在进步,失物招领的方式也在改变,许多商场遇到有顾客捡到东西,会通过广播广而告之,让失主前来领取失物。有人则激烈地认为,捡了东西不交上来,设了失物招领处也没用,因而没必要保留。

  据调查,失物招领处慢慢消失,上交物品少和寻找失主难度大是两大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公共场所有必要保留失物招领点,“设立失物招领点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服务意识的体现,不管是顾客丢了东西还是捡到东西,至少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招领点的淡出实际上反映了部分商家社会公共服务意识的淡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