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钟情自考“充电”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诸暨市岭北镇要在9月底前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虽然工作很忙,但镇党委书记屠惠英却不忘在空闲时翻翻法律方面的自考教材,“‘并村’过程中有不少法律方面的纠葛,作为一镇之长要懂一点。”屠惠英不仅懂法律,而且还是科班出身。今年上半年,已有经济管理本科文凭的她还拿到了自考法律专科毕业证书。谈及自考的收获,她坦言“可以提高基层工作者的依法行政水平”。2004年,这位风风火火的“女强人”被任命为岭北镇镇长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计划生育工作,对顶风作案者进行依法处理,并十分强调执法程序的公开和公正。
而在江山市贺村镇湖前村,书记徐建华也对自考情有独钟。1999年,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农业推广专业的自考。而在他的带动下,该村20多位青年也先后加入到了自考行列中。自考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文化水平,还有力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在此基础上,徐建华率先在湖前村推进民主管理,实施了村民代表公决制度、村财务集中支出制度等新举措。几年下来,湖前村终于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一跃成为新农村的典范。
在我省,其实这样的农村自考生并不少见。据省教育考试院统计,近年来全省县及县以下自考生达报考总数的65%,乡、镇、村考生约占35%,这一比例名列全国前茅。由于农村自考生具有“质量好、用得上、留得住、实用性、技能型”等特点,因此他们能在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如今更是成了新农村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近年来,我省自考更是在内涵与外延发展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局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对于自考在培养新农民方面的重要性和优点,我省早就形成了共识。从我省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各类人才匮乏已严重制约了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在高等学校向农村全方位延伸还存在不少困难的前提下,自考的特点决定它在广大农村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多年来已为我省农村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七八百元圆了大学梦
李广健是安吉县农民,两次高考失利后,他成了一名打工者,从此漂泊在异乡。为改变自己的处境,他从1990年起参加自考。结果,40岁时他拿到了4个自考文凭和4项专业技术职称。如今,李广健被湖州市南浔镇的多家企业聘为顾问,他自己还准备在当地开一家律师事务所。回首自考这段经历,他表示,自考这种高等教育模式蛮适合像他这样的农民。
除时间宽裕、专业选择自由等特点外,他还算了一笔账。以读大专为例,一般学生每年须交6000元左右的学费,再加上年均约5000元的生活费,3年下来,一个家庭就要为孩子支付近4万元的费用,这在农村是笔不小的开支。而参加自考,一般大专毕业需通过15门左右的课程,按考务费每门课48元计算,只需缴纳七八百元就可圆大学梦。因此,在一些农村考生看来,自考是我国目前最经济、最划算的大学。
(张超然 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