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包江”背后的资源观
· 楠溪江的流水,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
· “护江”,民间自发的新“包江”
· 从“大包江”到“分段承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护江”,民间自发的新“包江”
  当“包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时,陈飞正忙着捡垃圾袋,推广使用竹篮子。

  这个早在20多年就搬到永嘉县城居住的中年人,不时回到老家渠口乡珠岸村,用常人难以理解的“傻劲”,扮演着民间护江人的角色。

  白色垃圾在楠溪江边的大量出现,在洪水过后就会呈现出“万国旗帜挂树上”的景象。每每此时,陈飞就会出现在村口,一只只收集废弃塑料袋。久而久之,跟在陈飞身后的村民,组成了一支志愿维护江面清洁的队伍。

  “塑料袋很难降解,产生的二恶英,污染环境,影响人畜健康。”在电视上看到有关“白色污染”的宣传片后,陈飞自费购买了几百只竹篮子,赠送给村里人。怕术语“二恶英”不好理解,他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塑料袋烧掉后,产生的废气、废片,如果被人吸入,会得病。”

  从去年开始,在拥有“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称号的珠岸村里,“包江”,又有了一种新的形式——江面和江边的环境卫生,也分段“承包”给专人管理。

  45岁的陈国业是珠岸村现任的保洁“包江人”。一天两次,他开着手扶拖拉机,将村里和江边的垃圾运走。在北京开公司的侄子让他北上,他却不想走。理由很简单,“作为陈飞的同龄人,老不算老,小不算小,能为护江做点事,政府还有补助,哪里走得开?”

  民间护江人的长期目标,其实就是“源头治水”。这与张永藏的设想不谋而合。

  作为县环保局的副局长,张永藏最大的工作乐趣,就是“出门,就像在旅游”,将楠溪江边的村庄建设得如诗如画。

  最近一次,他来到花坦乡珍溪村,就是为了村口兴建中的20吨级沼气污水处理池,还有村里每家每户都有的“庭院自净池”。

  珍溪村上条路10号朱彩萍家的“自净池”,就建造在山脚下的竹林边。容积为1立方米的池子,用绿色的盖子盖住,里面装着可降解的有机物,包括水果皮、稻草、树皮等等。池子两边种了冬青树,在美化环境之外还能吸收池底渗出的垃圾污水。

  这样的农村生活垃圾“庭院自净”处理系统,借鉴的是当地消失已久的堆肥手段“乱刷塘”。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有机物的综合发酵制作肥料,既能满足农家的施肥需要,又能实现垃圾的“减量、无害和资源化”。

  经过计算,张永藏发现,农家每人每天产生0.3至0.5千克的垃圾,大部分可以得到利用,无法减量的部分只有0.011千克。

  在楠溪江沿岸,有200多个像珍溪这样的村庄。如果每个村庄的垃圾和污水都能实现无害化处理,江水就能得到“现代环保理念的滋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